走上泰国佛坛的中国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17-10-27 04:07
本文关键词:走上泰国佛坛的中国历史人物
【摘要】:唐玄奘、宋大峰祖师、明郑和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经过不同的传播方式,他们的事迹和传说来到了泰国。在这里,一个独特现象是他们的形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们不再只是现实历史中的人物,而是走上神坛,被供奉在寺庙里,接受世人朝拜。本文就其传入泰国、走上神坛的历程进行梳理,并分析他们形象演变的原因及意义。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为暹罗名称考。综观我国史籍,“暹罗”一词并未直接出现,而是经历了“暹”、“罗斛”、“暹罗斛”等多种名称的演变。“暹罗”一称多出现在明代以后的史籍中。而“暹”、“罗斛”、“暹罗斛”所代表国家的建国时间、地理位置、国家基本状况及其历史沿革是不一样的,只有了解这些名词所指称的具体含义才能更加准确地考证唐玄奘、宋大峰祖师、明郑和与泰国的历史渊源。 第二章为唐玄奘在泰形象演变过程。唐玄奘本人并没有到过泰国,其形象是随着《西游记》故事的广泛传播而被泰人熟知的。《西游记》通过华人口头讲说、戏剧表演、泰国皇家翻译等方式逐渐被泰人了解,在泰国民众眼中,被供奉的玄奘与小说中的唐僧是没有区别的。他们祈拜的是那个仁义、善良、心软、有众多徒弟保护的唐僧。 第三章为宋大峰祖师在泰走上圣坛的历程。大峰祖师是我国宋朝一位普通僧人,因其慈悲为怀,仁义济世,受到潮汕地区人们的尊奉。公元1896年华侨马润恭迎大峰祖师金身至泰国。随着泰国华侨报德善堂的发展壮大,大峰祖师逐渐演变为华人与本土居民共同信奉的神灵。 第四章为郑和在泰形象演变探析。我国记载郑和下西洋事件的史籍众多,但诸多史籍对郑和下西洋时间、方位等记载有些出入,我赞成郑和两次到达暹罗的观点。因为和平之使,郑和入暹罗的故事在华人中代代相传,人们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和丰富想象注入故事里,这些故事和传说使郑和形象不断丰富乃至神化。 第五章是对唐玄奘、宋大峰祖师、明郑和在泰走上神坛的原因及影响分析。合而观之,唐宋明三人存在诸多不同,但三者作为中国历史中的真实人物可以在异域他乡走向佛家神坛却有其相似原因。主要包括传统仁义思想的坚守与传承、华人华侨的心理依托、泰民族的包容性及皇家支持等。对这些原因的分析研究可以为我们今天进一步传播与弘扬中华文化提供宝贵经验,推动华侨华人更加积极有效地融入当地社会,使得中华文化能在新时代、在他乡大放异彩。
【关键词】:唐玄奘 宋大峰祖师 明郑和 泰国 形象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33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绪论12-14
- 第一章 暹罗名称考14-28
- 第一节 中国史籍中罗斛国记载14-18
- 第二节 中国史籍中暹国记载18-22
- 第三节 暹与罗斛的合并——暹罗的出现22-28
- 第二章 唐玄奘——《西游记》故事的传播28-35
- 第一节 唐玄奘与堕罗钵底国28-29
- 第二节 《西游记》在泰的早期传播29-32
- 第三节 泰译本《西游记》的传播32-34
- 第四节 泰国玄奘寺庙34-35
- 第三章 大峰祖师——报德善堂的成立35-48
- 第一节 潮汕地区的大峰祖师信仰35-42
- 第二节 泰国大峰祖师信仰的形成42-48
- 第四章 郑和——暹罗之使48-73
- 第一节 永乐元年出使之疑48-52
- 第二节 郑和出使暹罗时次考52-62
- 1. 《明史》之记载53-56
- 2. 锡兰山碑之记载56-58
- 3. 王景弘之出使58-62
- 第三节 郑和出使暹罗经过略考62-67
- 第四节 走向圣坛67-73
- 1. 大城帕南澄寺67-70
- 2. 吞武里三宝公庙70-71
- 3. 其他寺庙71-73
- 第五章 玄奘、大峰祖师、郑和异域走向圣坛的原因及影响探析73-85
- 第一节 仁义思想的坚守与传承73-80
- 第二节 华人华侨的心理依托80-82
- 第三节 泰民族的包容性及皇家支持82-85
- 参考文献85-88
- 致谢88-90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查迪玛;武元磊;;郑和锡兰碑新考[J];东南文化;2011年01期
2 田渝;;论暹与罗斛的合并[J];东南亚纵横;2007年05期
3 朱伯康;关于郑和七下西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4 邓辉;郑和船队下西洋航线及其相关的季风航海问题[J];中国航海;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1101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101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