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面具图像神性力量的观念基础

发布时间:2017-10-27 05:19

  本文关键词:面具图像神性力量的观念基础


  更多相关文章: 图像 观念基础 宗教信仰 地方知识 功利性期待


【摘要】:面具是如何具有神性的?面具的神性力量又是如何通过图像传递到不同的受众意识中的?印度查乌舞中的迦尼莎、巴厘岛统培舞中的西达卡亚和中国贵州地戏中的扫收场这三个风格迥异的图像个体,向我们展现了面具图像所代表的神性力量如何在不同的观念基础作用下,传递到观者的图像意识中。这些在演剧最初或最后出现的图像表征,强调了面具表演的仪式感,标志了该表演区分于普通娱乐性演出的独特性质。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图像 观念基础 宗教信仰 地方知识 功利性期待
【基金】:2011年“985工程”三期整体推进人文学科研究项目“图像的文化书写: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图像文本的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2011RWXKZD03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33
【正文快照】: 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在《图像时代》的开篇就曾经提出,“无论我们喜欢与否,我们自身在当今都已处于视觉(Visuality)成为社会现实主导形式的社会。”①其实从手工绘制、雕塑雕刻到照相术发明之后的图像显现,到如今的影像记录,图像文本从古到今一直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宾昕;;民间戏班的人类学探析——以广西全州县红洲农民“鸳鸯”戏班为个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2 潘丽;;论花鼓灯的形态特征与表演程式[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张勇华;;江西宁都中村傩戏研究——一项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田晓黎;;日本能乐文化研究——从文化记忆的角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8期

5 李跃忠;诸葛元元;;戏曲舞台中的口彩语内容探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年03期

6 易红霞;;人类学视野下的戏班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王晓平;;“跳端公”仪式及其文化表征[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郑莉;;私人宗教仪式与社区关系——莆田东华“谢恩”仪式的田野考察[J];开放时代;2009年06期

9 梁筱妹;方冰;;艺术人类学再思考[J];兰州学刊;2009年S1期

10 黄旭涛;;仪式操演建构了民间小戏的表演场域——以一次葬礼中祁太秧歌演出为个案[J];民族艺术;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易红霞;;粤剧在城市、乡村和海外唐人街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策略[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宏岩;在乡土与高雅碰撞中再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崔鸿飞;从民间艺术到文化遗产[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王丹;个人·家·社会[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樊传庚;新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潘丽;花鼓灯的现时调查与保护的思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7 王学锋;贾村赛社及其戏剧活动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孙红侠;二人转戏俗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黎力;否定之否定:长阳土家族“跳丧”仪式的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10 郑素华;审美教育行为特征的人类学探析[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浩成;地域形象的载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汤顺霞;苦水高高跷及其二月二龙抬头社火的调查[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程波涛;樊粹庭豫剧改革初论[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杨秀娟;皮影艺术在现代动画中运用的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5 刘震星;论南昌采茶戏的唱腔艺术[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温群荻;宁都民间戏班探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7 霍陶纯;永年西调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范月;城市户外公共观演空间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王畅;从精神分析美学角度对二人转的阐释和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瑞莉;白店秧歌田野调查与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渝;;贵州傩文化面具的分类及其源流[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2 段晴;;戒日王的宗教信仰[J];南亚研究;1992年01期

3 时春荣;美国科学家对上帝存在的否认[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10期

4 李璇,冯金朝,杨朝旭;民族宗教信仰与生态保护伦理[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4期

5 李红艳;魏晋南北朝宗教与艺术兴盛原因之我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闲云;;科学、宗教与神学——《基督教世界科学与神学论战史》述评[J];世界哲学;2006年02期

7 佟洵;;略论北京宗教文化的五大特征[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刘莉萍;;论儒学与中国宗教信仰的关系[J];伦理学研究;2006年05期

9 许娟;;宗教信仰与法律信仰的价值偏差与共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姚从军;;论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宝贵贞;;新时期蒙古族宗教信仰的特点[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2 张波;;宗教信仰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3 刘成有;;关于宗教内涵的界定与宗教的民族性问题[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石奕龙;李文睿;;宁化石壁村客家俗民的世俗化宗教信仰[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5 赵林;;从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看科学与宗教的辩证关系[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论杜威以经验主义为根基的宗教信仰观[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杝志;;m鷬歉=駮揬 Qi女神的信仰[A];两岸学者论妈祖(第二集)[C];1998年

8 王冰;;赫哲族的宗教信仰及婚葬习俗[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9 陈丽文;程乐华;;宗教信仰和网络游戏对死亡意念提取度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张桂权;;维特根斯坦与宗教[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学系;宗教市场理论研究应关注我国特殊的宗教信仰状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张晋香;科学解释宗教信仰[N];大众科技报;2007年

3 王二平;宗教信仰≠邪教痴迷[N];大众科技报;2003年

4 ;2006年宗教学十大观点[N];中国民族报;2006年

5 孟雷;信仰的历史与边界[N];经济观察报;2006年

6 郭宏珍;西方宗教人类学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7 文刀;诺贝尔奖得主的宗教信仰状况[N];中国民族报;2002年

8 徐小跃;世俗化是中国民间宗教信仰模式形成的前提[N];中国民族报;2004年

9 王伟;布依族:多样化的宗教信仰[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为什么“法律必须被信仰”[N];中国民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希;安萨里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2 宝贵贞;近现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闵丽;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道教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陈艳玲;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以佛教为中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尚新建;美国世俗化的宗教与威廉·詹姆斯的彻底经验主义[D];北京大学;2000年

6 时国轻;广西壮族民族民间信仰的恢复和重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张晓虎;周代宗教思想的演进[D];西北大学;2002年

8 卫东海;明清晋商精神的宗教伦理底蕴[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施乃瑜;宗教传播与化世的新范式[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张国云;维吾尔人宗教生活的人类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雅莉;张掖地区古代宗教简述[D];兰州大学;2008年

2 要英民;天主教在一个普通村庄的变迁[D];山西大学;2007年

3 高椿雷;宗教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静涛;知识分子与宗教信仰[D];山西大学;2006年

5 侯澧君;大学生基督徒宗教信仰的形成及宗教实践的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包红岗;宗教信仰与蒙古族家教关系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卫国;宗教信仰对国际政治观的塑造[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8 聂云;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华裔宗教信仰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茜;论西方宗教信仰精神与中原汉族孝悌精神的共存及优势互补[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权平;青海海西州蒙古族村落宗教信仰现状调查[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02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102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9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