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清代满族萨满教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00:05

  本文关键词:清代满族萨满教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清代 满族 萨满教


【摘要】: 满族萨满教一直是萨满教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清代更是满族萨满教特殊而重要的发展时期。不过以往研究多以民族学和人类学角度占据主流,历史学角度的研究则凤毛麟角,人们更多地关注当代残存的活态萨满教,目前尚没有对清代满族萨满教的体系化研究。本文立足于历史学的角度,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探讨满族萨满教在清代的演变,总结演变规律,分析萨满教对满族群体乃至清代社会的影响,全面揭示清代满族萨满教的真实面貌,相信这一探索无论在萨满教还是清史领域都将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意义。 本文共由四章构成。 第一章为满族萨满教的原始形态及其历史演变。目的在于分析清代满族萨满教的历史背景。在原始形态方面,以“宗教四要素”理论为指导,从信仰观念、情感体验、宗教活动、信仰组织和神职人员四个方面解构了满族萨满教的原始形态,同时也为满族萨满教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体系,为后文研究确定可供比较的基础。在历史演变方面,根据恩格斯的宗教发展理论,将萨满教分作氏族——部落和民族——国家两个阶段,逐一考察肃慎、挹娄、勿吉、梲棬、女真以及入关前的女真——满洲等各时期的萨满教及其演变特点,并总结了历史演变的规律,为后文的研究作了必要的理论铺垫。 第二章为清代宫廷的萨满教。这是以往研究比较丰富的部分,不过本文力图广泛搜求史料,进一步挖掘深层内涵。在梳理宫廷萨满教的形成过程时,注意分析萨满教的规范与时政形势的关系。在宫廷萨满教的内容方面,以要素解析的方法,对宫廷萨满教的信仰范围、萨满、神灵、祭祀活动、祭祀仪式和神辞逐一分析特点,兼与原始形态及民间萨满教进行比较,揭示了宫廷萨满教的规范化与传统化并行,以及衰落的本质。最后,探讨萨满教对宫廷生活的影响,分别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三方面进行阐释,体现了萨满教在宫廷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章为清代满族民间的萨满教。这是以往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本文的难点所在。为了透视本质,本文舍弃了对现象的泛泛描述,直接切入民间萨满教的形态分化和地区分化两大问题,深入解析分化的原因,继而总结出清代萨满教走向衰落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清代满族的变迁探讨了衰落的根本原因,揭示出萨满教的衰落是满族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另外,本章仍另立一节探讨萨满教与清代满族民间生活的关系,一方面分析萨满教在清代满族民间持久延续的原因,另一方面也阐释了萨满教在满族民众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与影响。 第四章为满族萨满教与清代社会。研究至此,本文试图跳出民族的界限,在更开阔的空间中考察萨满教的影响力。当然其间的关系应是千丝万缕的,本文选择了萨满教与清代满族的民族认同、萨满教与清代宗教、萨满教与东北民间信仰三对关系加以讨论,其中有萨满教主动施加影响,也有萨满教被动接受影响,呈现出萨满教与清代社会的互动关系,从而丰富了对满族萨满教在清代社会的影响与地位的整体认知和评估。
【关键词】:清代 满族 萨满教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98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8
  • 目录8-11
  • 绪论11-21
  • 一、研究回顾11-17
  • 二、研究的目标与方法17-19
  • 三、相关概念的厘清19-21
  • 第一章 满族萨满教的原始形态及其历史演变21-54
  • 第一节 满族萨满教的原始形态21-40
  • 一、满族萨满教的信仰观念21-26
  • 二、满族萨满教的情感体验26-27
  • 三、满族萨满教的宗教活动27-34
  • 四、满族萨满教的信仰组织与神职人员34-40
  • 第二节 满族萨满教的历史演变40-54
  • 一、氏族——部落时期的萨满教41-45
  • 1.肃慎的萨满教41-42
  • 2.挹娄的萨满教42-44
  • 3.勿吉的萨满教44-45
  • 二、民族——国家时期的萨满教45-51
  • 1.渤海时期梲棬的萨满教45-47
  • 2.金代女真的萨满教47-49
  • 3.清入关前女真——满洲的萨满教改革49-51
  • 三、满族萨满教的历史演变规律51-54
  • 第二章 清代宫廷的萨满教54-81
  • 第一节 清宫萨满教的形成54-59
  • 一、崇德年间的规范与奠基54-56
  • 二、顺、康、雍时期的过渡与完善56-58
  • 三、乾隆时期的整顿与定型58-59
  • 第二节 清宫萨满教的内容及其特点59-76
  • 一、宫廷萨满教的信仰范围59-61
  • 二、宫廷的萨满61-62
  • 三、神灵62-65
  • 四、祭祀类别65-69
  • 五、祭祀仪式69-71
  • 六、神辞71-75
  • 七、宫廷萨满教的特点75-76
  • 第三节 萨满教与清宫生活76-81
  • 一、萨满教与清宫的政治生活76-77
  • 二、萨满教与清宫的经济生活77-79
  • 三、萨满教与清宫的文化生活79-81
  • 第三章 清代满族民间的萨满教81-112
  • 第一节 清代满族民间萨满教的形态分化81-92
  • 一、家祭81-84
  • 二、野祭84-89
  • 三、家祭与野祭的关系89-92
  • 第二节 清代满族民间萨满教的地区分化92-101
  • 一、东北地区的满族萨满教93-95
  • 二、京畿地区的满族萨满教95-97
  • 三、各省驻防八旗满洲的萨满教97-100
  • 四、地区分化的启示100-101
  • 第三节 清代满族民间萨满教的衰落101-107
  • 一、衰落的表现101-103
  • 二、衰落的原因103-107
  • 第四节 萨满教与清代满族民间生活107-112
  • 一、萨满教与满族生活的密切联系107-108
  • 二、萨满教与满族的经济生活108-109
  • 三、萨满教与满族的文化生活109-112
  • 第四章 满族萨满教与清代社会112-129
  • 第一节 萨满教与清代满族的民族认同112-117
  • 一、萨满教与满族的血缘认同112-114
  • 二、萨满教与满族的文化认同114-115
  • 三、萨满教与满族的集体记忆115-117
  • 第二节 萨满教与清代宗教117-123
  • 一、萨满教与宗法性传统宗教117-118
  • 二、萨满教与佛教118-120
  • 三、萨满教与藏传佛教120-122
  • 四、萨满教与道教122-123
  • 第三节 萨满教与东北民间信仰123-129
  • 一、萨满教与汉军旗香123-125
  • 二、萨满教与东北地仙信仰125-129
  • 结语129-131
  • 参考文献131-144
  • 后记144-145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145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慧佳;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舞蹈结构及功能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2 冬利;满族居住形态的建筑人类学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小姣;朝鲜族萨满教巫舞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孟飞;牡丹江地区赵氏满族萨满祭祖仪式音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陶诗媛;清代富察氏家族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王海霞;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冷冰;萨满教与清朝宫廷礼仪制度[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静;京剧服饰审美中的满族意识与符号意义[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7 廉程;宁古塔徐氏家族满族萨满祭祀仪式音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8 马颖;清代宫廷萨满祭祀礼仪文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05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105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a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