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天衣义怀“唯心净土”思想阐微
本文关键词:禅宗天衣义怀“唯心净土”思想阐微
【摘要】:天衣义怀(993—1064)为云门下四世,禅门一代宗匠,对北宋云门宗兴盛与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培养出很多到京城传法、产生重大影响的出色弟子;北宋中后期许多著名云门禅僧皆出自其法系。而对于此法门龙象,关于其生平及思想的研究却寥寥无几。鉴于义怀在云门宗乃至禅宗中的特殊地位,笔者试据现存佛教早期史料中关于义怀生平、上堂语录等记载,对被世人忽略的义怀之"唯心净土"思想作几点阐释;并将其与传统佛教经典中其它几种净土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其与早期禅宗诸师的相关理念,以及与永明延寿"禅净双修"思想之间的内在关系;追溯其历史渊源,阐释其理论及现实意义,并认为"唯心净土"为近代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直接思想来源。
【作者单位】: 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ZJ004)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北宋云门宗在宋初云门下二、三世时,经宋真宗、仁宗先后支持,得到迅速发展;至云门下四世时,达到本宗发展鼎盛时期,作为云门下四世著名禅僧,越州天衣义怀在此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义怀上承云门龙象、“文字禅”的代表人物雪窦重显(980—1052),下启曾到京城开封传法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九愚;《禅林宝训》禅修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金小方;试论佛教的生命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李华华;体道与解脱——洪州禅对慧能心性论的现实性提升[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李昌舒;;自然与自由——论慧能之自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江璞;;唐宋美术批评中“逸品”说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王卫平;马丽;;袁黄劝善思想与明清江南地区的慈善事业[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7 贲利;;太虚大师佛学思想的世俗化探求[J];北方论丛;2010年06期
8 段晓玲;略论佛教与儒学在傣族地区的影响[J];保山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9 缪文海;;儒家人性观的实然性与应然性思考[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10 姜明熙;;禅宗佛性思想与中国佛教的人生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建立;;从心性论看朱熹对佛学思想的吸收与融会[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贞;;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乐”[A];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 总第四十四辑)[C];2003年
3 国威;;唐长松山马禅师考[A];唐史论丛(第十九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兆良;宽恕内涵的本土心理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马海燕;为霖道霈禅师禅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蔺熙民;隋唐时期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曹瑞锋;《云门匡真禅师广录》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周祥林;梁漱溟乡村建设伦理思想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觉醒;人间佛教的新形式[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吕玉霞;魏晋时期儒佛道思想互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吉;契嵩孝亲观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王璐;宁玛派大圆满法与禅宗思想之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张业峰;宗密“和会”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周杨波;杨时理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张魏魏;慧远的净土信仰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吴仕民;西汉儒家礼法思想的融合与演进[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小迪;参禅操琴 修心明性[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8 孙杰群;《金刚经》离相无住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杨绿琴;“天台宗玉泉系”考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张金广;陆西星三教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耿静波;;禅宗天衣义怀禅师生平事迹及思想略考[J];唐都学刊;2013年06期
,本文编号:1237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23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