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道教宫观环境研究
本文关键词:武当山道教宫观环境研究 出处:《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道教作为中国唯一本土的宗教,对我国文化的许多领域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道教宫观蕴含了许多历史文化信息。武当山道教宫观在道教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双重特点叠加下,形成了自身特色,是道教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风景园林各要素出发,对武当山现存较完整的道教宫观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到历史沿革、现状、分布、择址、空间布局、建筑形制、宫观园林等方面,并对其保护和利用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论文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对武当山现存较完整的5个道教宫观进行研究。研究最终认为:武当山道教受封建帝王意识的影响与自然地形的限制,各宫观的空间布局、建筑形制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征;武当山道教宫观通过自然环境、建筑布局、特色小品、园林绿化等因素共同营造宫观的空间环境;关注和研究武当山道教宫观,不仅可以对道教宫观进行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还可以对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一定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宜峨;;道教胜地——武当山[J];中国道教;1982年02期
2 宋晶;陶真典;杨立志;;皇家道场 一个传奇的诞生[J];中华遗产;2007年10期
3 顾文璧;;明代武当山的兴盛和苏州人的大规模武当进香旅行[J];江汉考古;1989年01期
4 税晓洁;;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J];风景名胜;2003年06期
5 张华;;略述山志在武当道教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道教;2009年03期
6 梅洁;;均州圣地 永远的沧浪绿水[J];湖北画报(湖北旅游);2008年05期
7 周作奎;;浅议武当山道教建筑的特点[J];武当;2010年03期
8 ;道教圣地武当山[J];中国城市经济;2007年12期
9 亚历山大·沃德;;在武当山习武的日子[J];可乐;2011年01期
10 柳忠贤;武当山风景区导游(英汉对照)[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兴海;;重走霞客路之武当山考察记[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2 陈吉炎;杨光义;安志斌;李元宏;郝新才;朱海涛;;武当山地区中药资源品种调查研究初报[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立志;;武当山志记载的茅山高道[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陈六一;;浅谈武当山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A];2007年湖北省消防学术论文集[C];2007年
5 宋晶;;“治世玄岳”牌坊的文化解读[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何敦铧;;福州历代道教探略[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7 秦德颇;;武当山静乐宫的复建与文物保护[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陈吉炎;涂自良;杨光义;朱海涛;安志斌;尚儒彪;;武当道教医药在中草药应用中的特色[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冯岁平;;王士性与徐霞客的武当之游[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秦德颇;郭旭阳;;古均州“静乐宫”名考辨[A];地域建筑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青;陕西武当山流散道教铜像回归故里[N];陕西日报;2007年
2 张晓云;陕西和湖北省文物部门携手 武当山流散道教文物再次回归[N];中国文物报;2007年
3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终身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徐滇庆;霸气武当[N];中国经营报;2010年
4 特约记者 马献伦 通讯员 启胜 开春;武当山:从门票经济转向产业经济[N];湖北日报;2011年
5 记者罗盘;山西大手笔开发北武当山[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6 通讯员 郭占柱;武当山注重以人才兴区[N];湖北日报;2007年
7 陈兴祥;永昌县机关干部挥汗播绿武当山[N];金昌日报;2010年
8 记者周洋洋 通讯员赵连斗;武当山站依托旅游资源优势打造名山下的名站[N];人民铁道;2011年
9 记者 陈会君 通讯员 薛启胜;闻过牡丹香再借太极力[N];湖北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张培铁 通讯员 郭占柱;武当山50万元全国征剧本[N];湖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锐;道教宫观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陈连波;北京道教宫观环境景观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杨光义;武当山金果榄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王家忠;荆楚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5 李平;晚唐五代道教修道变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龙行年;武当武术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利洁;武当山道教宫观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卢浩;江西道教宫观建筑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万晶;武当山天路历程景象空间艺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4 柏燕;山岳型风景区的环境特色与艺术创新[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5 刘红杰;中国名山“天路历程”思想的营造手法及其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6 朱晓怡;都市中的道教宫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颜丽丽;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林宏伟;武当山景区旅游环境与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曹俊华;武当山旅游形象定位与传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何鑫;云南道教建筑特色及其文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11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31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