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规划公众参与和前瞻——以广州大佛寺扩建工程事件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20 16:24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的规划公众参与和前瞻——以广州大佛寺扩建工程事件为例 出处:《城市规划》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新媒体 规划公众参与 广州大佛寺扩建工程事件
【摘要】:新媒体为我国规划公众参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回顾了国外的相关经验模式,以广州大佛寺扩建事件为实证,总结我国此类实践的一般特征、优势与局限,认为,我国新媒体的规划公众参与一般由专业人士引领,传统媒体助力推进;突破了传统空间的限制;信息传播从层级化转向多中心、多节点的网状结构;信息传播时间短、爆发性强。虽然新媒体促成了较高的公众参与程度,但公众受到网上舆论价值观的影响大;新媒体由于其"去空间性"的特征,无法取代传统的现场规划公众参与。结合国内外的经验教训,提出我国在新媒体形势下,规划公众参与的三个提升路径:提高参与的目标层级、实现参与方式的多元化、规范参与的程序。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820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54) 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2013GDYYS01)
【分类号】:B947
【正文快照】: 1新媒体打开了规划公众参与的大门据统计,截至2013年6月,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到5.91亿,其中手机上网人群占比为78.5%[1]。互联网通过数字多媒体终端,为大众提供各种信息与服务[2],已经从原来的单一信息发布,发展到信息互动的新媒体时代[3]。卡斯泰尔(Castells)所描述的网络社会,
本文编号:1312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312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