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呼和浩特地区喇嘛教文化历史演变与现当代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0 17:54

  本文关键词:呼和浩特地区喇嘛教文化历史演变与现当代发展研究 出处:《西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蒙古 大召寺 喇嘛教 措施


【摘要】:蒙古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其宗教信仰的演变相较之其他少数民族来说是曲折多变的。其文化继承并发展了众多曾生活在这片广袤草原上的各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特点。由于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等诸因素,萨满教文化对蒙古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据记载,古代蒙古人崇奉由天主宰的自然物,对于蒙古人来说,天就是他们唯一的主宰者,即伟大的“长生天”。成吉思汗自幼受到萨满教的影响,因此他言必称“托着长生天的气力”、“天地鉴证”等,“天力论”成为他的根本信仰和哲学思想。13世纪之后,佛教传播到西藏地区并和当地的文化相结合而形成了喇嘛教,自从喇嘛教进入蒙古地区后,与蒙古族生活文化相融合后的喇嘛教迅速在蒙古地区传播发展并且日益取代了萨满教的地位。尤其是蒙古族统治者大力推崇喇嘛教之后,萨满教这一传统宗教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14世纪中后期,蒙古统治者大力支持喇嘛教,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喇嘛教传播发展的政策,萨满教最终被喇嘛教所代替。随着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藏传佛教与蒙古族原始的萨满教相互融合,藏传佛教逐渐吸收融合了萨满教的一些教义和仪式并且形成了具有浓厚的蒙古族地方特色的藏传佛教,亦称喇嘛教。蒙古族古老的天神观念主要纳入了佛教之中,因而佛教的神却承担起了世俗化的保护职能。自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开始便迅速在蒙古地区传播发展开来。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藏传佛教经过一场圆满的改宗,他们又担负起了保护寺庙的职责。因此,在蒙古地区逐渐形成了更具有生命力的系统宗教——藏传佛教为传播载体的文化内容所构成的主体文化现象。本文致力于对呼和浩特大召寺喇嘛教文化的历史演变、文化发展以及当代大召寺发展所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喇嘛教文化的产生兴起、喇嘛教文化传入蒙古、大昭寺的建立以及大召寺喇嘛教文化的现代发展当中出现的问题与应对措施来分析探讨大召寺喇嘛教文化传播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94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云田;清末民国中央对蒙藏施政研究述评[J];中国藏学;2004年04期

2 刘军;清末民国时期的藏传佛教与蒙古族人口[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02期

3 薄音湖;关于喇嘛教传入内蒙古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2年02期

4 王勋铭;谈解放后内蒙古喇嘛教制度的改革[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3年06期

5 邢洁晨;;论黄教传入蒙古地区的原因[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6 额尔德木图;;试论蒙古族宗教的演变[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7 ;元代蒙古王室与藏传佛教的关系[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8 陈育宁,汤晓芳;清代喇嘛教在蒙古族地区的特权及其衰落[J];青海社会科学;1988年05期

9 唐吉思;藏传佛教对蒙古族家庭伦理的影响[J];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项江涛;大昭寺转经廊壁画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潘春利;蒙古地区喇嘛教的建筑与装饰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 谢丽X;呼和浩特市大召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128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3128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4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