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重构女性身份

发布时间:2017-12-22 19:21

  本文关键词:重构女性身份 出处:《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女性主义 女性神学 伊丽莎白·莫尔特曼-温德尔 女性身份


【摘要】:伊丽莎白·莫尔特曼-温德尔(Elisabeth Moltmann-Wendel)是德国女性主义神学的杰出代表。本文通过对莫尔特曼-温德尔神学思想背景的梳理,依据文本阅读和比较分析的方法,重点对莫尔特曼-温德尔关于女性身份的重构作出研究。温德尔认为,女性在男权式的社会中丧失了自己的身份,继而也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只有通过重新建立女性的身份,才能够使女性在自己的身体原则上,重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和基督信仰。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莫尔特曼-温德尔神学思想产生的背景,通过社会、神学、家庭、自身等多方面的分析,揭示出莫尔特曼-温德尔重建“女性身份”命题的原因;第二部分重点通过父权制分析、上帝身份属性认识,及女性自我认识三个方面来阐释温德尔的女性身份原则;第三部分作为文章的结尾,重申莫尔特曼-温德尔神学的思想价值。本文试图通过对莫尔特曼-温德尔神学思想的解读,为汉语学界研究莫尔特曼-温德尔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解读视角。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9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相伟;;《黄肤女》中印第安女性身份的缺失[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12期

2 冉无盐;;我和“毒”文字[J];青年文学家;2007年06期

3 周蓉;;《芒果街上的小屋》中女性身份构建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卢云;李雪芹;;《相助》中女性身份的解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5 叶倾城;;他们是这样长大的[J];都市心情;2005年08期

6 刘立辰;;论9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中女性身份的建构[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26期

7 张晓敏;赵红书;;父权中心的消解与女性身份的书写——对《父亲的微笑之光》的再解构[J];名作欣赏;2009年30期

8 陈岳红;王嵘;;《莉莲的故事》中女性身份的颠覆与重构[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曹五木;;颠覆[J];诗歌月刊;2007年08期

10 司方维;;女性身份的三维书写——论台湾外省第二代女作家的性别书写[J];芒种;2013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佳佳;王燕文代表:“女性持家”多做少说[N];中国妇女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卫华;春节习俗与女性身份意识[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岑玮;女性身份的嬗变:海尔曼和诺曼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t@慧;《钟形罩》中主人公埃斯特女性身份的困惑与成长[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郭彦平;自我探寻之旅:《美食、祈祷和恋爱》中吉尔伯特旅行的解读[D];山东大学;2015年

3 周巾君;重建与幻灭:《野草在歌唱》中的白人女性身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慧敏;女性身份的探索—爱丽丝·门罗《你以为你是谁?》的女性主义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高阳;《玲珑》杂志与上海中产阶级女性身份认同[D];黑龙江大学;2015年

6 邢文红;从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解读《慈悲》中的女性身份诉求[D];海南大学;2015年

7 郭滕腾;《消失的爱人》中的女性身份重构[D];外交学院;2016年

8 褚嘉琪;卡萝·邱吉尔《天之骄女》中女性身份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周丽;重构女性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10 王蕾;温迪·华瑟斯汀剧作中的女性身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20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320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f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