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地区的汉帝信仰研究
本文关键词:客家地区的汉帝信仰研究 出处:《赣南师范学院》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俗语说:有什么样的心灵,就有什么样的神明。可见,研究地方社会及其民间文化,民间信仰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离统治中心较远的赣南社会为民间信仰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唐宋以降,特别是明清时期,赣南民间信仰异常发达,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而民间信仰是以各路神明为载体。本文以赣南宁都县的区域主神之一——汉帝神明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汉帝信仰的探究揭示地方社会的发展历程与社会变迁,以及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之关系。 文章通过对汉帝信仰在宁都传统社会兴盛的描述、源头的探究及盛行原因之剖析等,从历史脉络中动态地“还原”了汉帝信仰在客家地区与客家社会的互动过程。文章认为汉帝神明是土著神明,是在客家族群形成过程中,一些土著神如凌云山神为谋求所谓正统地位而假借汉高祖刘邦之名。文章还通过几个村汉帝信仰的个案分析,认为汉帝信仰体系与传统社会宁都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吻合,汉帝神明是维系村民及宗族的精神纽带。
【学位授予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9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晓波;;琴弦上的路[J];涉世之初;2002年12期
2 华茹茹;华军红;;傩戏文化——基于宁都中村傩戏的研究[J];华章;2011年14期
3 罗道福;;刍议清代赣南的早期工业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钟俊昆;;从文学地理学论宁都客家文学[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周敏;刘满清;徐海平;饶友生;张细权;;VIP基因4个SNP与鸡冠高度的关联性分析[A];中国家禽科学研究进展——第十四次全国家禽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3 孙远谋;;祖籍之争 有悖中山教诲——从现存族谱考孙中山先世资料[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4 周雪香;陈支平;;客家地区教育的时空差异——以科举及第人数为例[A];客家文化研究(下)[C];2004年
5 谢勇;谢远玉;;赣南高温干旱的气候特征分析及其对脐橙的影响与防御对策[A];江西省气象部门第二届高级工程师技术述职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有明;王胜;;积极发展高山蔬菜生产 推进我市新农村的产业建设[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周炳炎;黎毛毛;付江凡;许秀钧;吴小燕;;明恢63航天诱变选育杂交稻新组合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8 区炳庆;于辉;;江丰黄鸡肌肉肌苷酸和脂肪酸含量的测定[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志刚 廖健民 刘新长;解读“宁都教育”[N];江西日报;2000年
2 谢元鉴 刘柏根;十年秀宁都[N];中国水利报;2003年
3 傅红华;宁都掀起购“机”热[N];农民日报;2003年
4 谢凤文;宁都坚定实施“生态立县”[N];农民日报;2002年
5 谢凤文;宁都科技园带动农业升级[N];农民日报;2003年
6 郭跃峰;宁都推进农业产业化[N];农民日报;2002年
7 廖海峰;宁都冬修悄兴“股份”水利[N];农民日报;2002年
8 李志刚;宁都旅游走出深闺[N];中国旅游报;2000年
9 谢凤文;宁都文物保护出实招[N];工人日报;2000年
10 谢凤文;宁都为教师配送“理论套餐”[N];江西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联;魏禧文学思想考论[D];辽宁大学;2007年
2 欧阳建华;鸡生长轴基因的SNPs分析及cGHR基因第八、九内含子的克隆测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浪平;客家地区的汉帝信仰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08年
2 邱镔;宁都(湛田)方言的连读变调[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谢源;《四此堂稿》的点校与整理[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小平;魏禧思想交游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晓文;赣南客家地区许真君信仰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07年
6 游庆红;江西省部分生态示范区建设综合评价分析[D];南昌大学;2006年
7 黄小平;田林宁都客家话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8 黄礼;清中期赣南地方小士绅[D];南昌大学;2008年
9 郭起华;清代赣南民俗文化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09年
10 赵瑞军;易堂九子与清初学风[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20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32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