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差序格局、公共性与国家建构——费孝通对宗教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7-12-23 14:12

  本文关键词:差序格局、公共性与国家建构——费孝通对宗教的认识 出处:《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差序格局 公共性 国家建构 自由 宗教


【摘要】:费孝通先生需要得到重新认识。作为人际关系原则的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秉持特殊主义的原则,这意味着公共性的缺失以及现代个体形成的困境。公共性缺失背后的结构性因素是家族与团体的对立。超越差序格局和现代个体形成的路径之一在于:需要重新认识和改造家族和团体的关系,在费孝通的设想中,宗教在此处具有独特的地位。更进一步,在国家建构的层面上,费孝通意识到社会重建和国家重建实质上是公共性建构,而自由精神和宗教精神是现代社会重建和国家建构的精神基础。因此,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有待在国家建构和宗教的维度上发掘其更为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暨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社会发展联合研究中心(上海纽约大学);
【基金】: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课题(10CSH002) 2012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重点,13ZS027) 201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课题(11JHQ039) 童世骏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阶段我国社会大众精神文化生活调查研究》(12&ZD01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20
【正文快照】: 费孝通先生需要得到重新认识。作为人际关系原则的差序格局,以自我为中心、秉持特殊主义的原则,这意味着公共性的缺失以及现代个体形成的困境。公共性缺失背后的结构性因素是家族与团体的对立。超越差序格局和现代个体形成的路径之一在于:需要重新认识和改造家族和团体的关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斯福;龚浩群;杨青青;;社会自我主义与个体主义——一位西方的汉学人类学家阅读费孝通“中西对立”观念的惊讶与问题[J];开放时代;2009年03期

2 范丽珠;;现代宗教是理性选择的吗 质疑宗教的理性选择研究范式[J];社会;2008年06期

3 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J];社会学研究;2006年04期

4 李友梅;;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0年04期

5 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焕勇;何临春;;农村基层干部道德考核体系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2 钱广荣;道德国情论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邓纯余;;高职院校学生技术伦理教育探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毛铖;任晓林;田丽娜;;突发性个体事件与公共安全中的应对措施研究——基于2010年上半年六起校园安全事件的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李艳;;浅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6 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钱民辉;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陆益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模式及误区——一种社会学的理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孙平;;社区矫正的法律人类学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6年01期

10 郭建如,马林霞;社会学的制度与教育制度研究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锐;;从差序格局到团体互动:新浪微博空间中的知识生产与机会流动[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兰芬;;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德性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陆益龙;;培育“三农”创业人才所需的政策支持[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朱晓霞;彭正龙;;基于企业家社会网络关系的小企业成长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5 杨中枢;;教育人种志的认识论思考[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黄贤全;;试析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向工业社会转型滞后的地方文化因素[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黎斌;魏立华;;多重转型背景下珠三角村庄规划的实施结构[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马元驹;;上市公司信息传递路径的案例分析及其治理研究——以杭萧钢构“安哥拉项目”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有隽;周建新;林海;;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在中国本土化研究[A];民族学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人类学高级论坛2003卷[C];2003年

10 林星;;传统文化与福建新农村建设——来自田野游历的泛想[A];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方敏;宗教归信与社会资本[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宋丽娜;人情的社会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严智雄;高职院教育的认同危机及其后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董吉贺;论“负面”教育的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春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义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蒋连香;关于教育惩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4 张久鹏;新课改下高中函数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郁蓓蓓;德育生活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情境创设[D];苏州大学;2010年

6 高峰;高校全方位德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会勤;生态文化自觉探析[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8 林忠章;福建省中等师范教育发展历程和经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洪霖;过云的家,现在的家,,未来的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志伟;权力视野下的教育惩罚[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中国文化与新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费孝通、李亦园对话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费孝通;小城镇苏北初探[J];w芸

本文编号:1324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324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0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