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与悔改
发布时间:2017-12-28 06:42
本文关键词:罪恶与悔改 出处:《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是至善至美的象征,上帝以自身为模本创造出分有了他的美善的世间万物,因此世间万物也都是美善的,亚当和夏娃也不例外。但令神不解的是亚当和夏娃在没有上帝看护的情况下犯下了滔天大罪,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奥古斯丁认为这与上帝赋予人的一种有限能力有关,这种有限能力就是“自由意志”。但自由意志并不等于就是罪,人之所以会犯罪是由于人误用了自由意志这种能力,人的意志在受到限制和奴役的情况下,不爱至善而爱次要的善,狂妄地想和神一样,正是这一狂妄的想法导致了自身的堕落和后代的罪性,好在这种罪还可以获得赎救。 从宗教学的意义上来说,人仅凭自身的能力得到获救是不可能的,甚至是荒谬可笑的,那么谁能拯救已经堕落的人类?奥古斯丁认为只有上帝(神)可以拯救堕落的人类。若人要想获救,就必须遵循一个条件,即要对自己的罪行进行坦诚的忏悔。通过忏悔将内心世界的情感推向外界,透过忏悔,人留下语言以及对自己荒谬苦难和苦恼的体验,并借此体验暗示人在上帝面前的真正地位。在“神圣”的呼唤中,愿意为赎罪付出艰辛的努力,接受恩典,遵照信仰生活,克服“双重意志”带给人的矛盾的生存状态,最终踏上归往天乡的道路,真正实现“灵”与“肉”的平和状态,缓解人的焦虑与不安的状态,获得不朽和造就永恒。 尽管理性哲学家对基督教关于罪的教义提出质疑,但并未放弃对罪恶问题的神话解释。罪恶问题不但没有消失,反而依然如故地困扰着人的生存,也困扰着人的理性。人们也从未停止过对罪恶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只不过任何关于罪恶的理论皆披上了现代性的外衣。现代性以理性化与世俗化为旨归,摧毁了对原罪神话解释。亚当堕落的神话在警醒人的现代沉沦,保罗指责人是世界的奴隶,警醒人们不敢决断自己的真实存在,逃避责任,任由环境处置人生的现实态度,人们生活在既不稳靠又没有精神把握,同时又被物所役使,还自傲地在遗忘上帝恩典中痛苦的决断着,这可能就是神人永远存在距离的原因所在。
[Abstract]:Augustin believes that God is a symbol of God in their It's perfection itself., as the model created with his good things, so things are good, Adam and Eve are no exception. But God is puzzled Adam and Eve in the absence of God care cases committed towering crimes, is this why? Augustin thinks about a limited ability to which God has given to man, this ability is "free will". But free will does not mean that the crime, the reason why people crime is due to misuse of the free will of this ability, the will of the people in the restricted and slavery situation, do not love perfection and love secondary to the good, arrogant like God, is this a mad idea leads to corruption and crime of offspring of itself, fortunately this crime can also get free.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9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茂明;奥古斯丁关于罪恶的理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张晓华,李柏玲;奥古斯丁基督教世界观的特质[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6期
3 谭洁;基督教原罪论·自由意志·道德[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4 李朝东;偷食禁果的秘密[J];世界宗教文化;2003年01期
5 赵林;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奥古斯丁主义与托马斯主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1期
6 赵庙祥;伊甸园神话人学寓义试析[J];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03期
7 卓新平;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基督教原罪观[J];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02期
8 李朝东;意志自由与责任承担[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李兰芬;;回到真切(Direct)的个体体验——从奥古斯丁及安萨里的忏悔录说起[J];现代哲学;2006年05期
10 黄裕生;原罪与自由意志──论奥古斯丁的罪-责伦理学[J];浙江学刊;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1345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345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