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真谛翻译《大乘起信论》的目录学考察——《大乘起信论》翻译新考之二
发布时间:2017-12-29 01:05
本文关键词:梁真谛翻译《大乘起信论》的目录学考察——《大乘起信论》翻译新考之二 出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乘起信论》 真谛三藏 法经 费长房 太清四年
【摘要】:近代以前,中国根本不存在对《大乘起信论》的真正的"怀疑",备受学者所重视的隋代法经《众经目录》将其列入"疑惑"部,"可疑"的是译者,而不是论本身。费长房所记"太清四年"是近代认定《起信论》并非真谛译籍的关键"证据"。在一般的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太清年号只有3年,但《梁书》等史籍中赫然记载了太清四年继续使用的缘由。道宣照抄费长房的记载,但所用"同四年"在现行本中多了"大"字。这很大可能是传抄所误。真谛弟子中,曾经存在过曹毗撰《真谛三藏历》《真谛三藏传》、智敫撰集《真谛三藏翻译历》、僧宗撰《真谛三藏行状》三种真谛翻译记录或传记。费长房对真谛翻译的记录是依据曹毗所撰《真谛三藏历》《真谛三藏传》而作出的。从现有的证据看,曹毗所撰更全面些。综合考虑,费长房记载的太清四年(550)真谛翻译《大乘起信论》有充分依据,所有质疑都是站不住脚的。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佛典汉译史的诠释学研究”(12BZJ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传佛教解经学研究”(13AZD030)
【分类号】:B948;H059
【正文快照】: 隋代以来除《法经录》之外的各种经录都在真谛的译籍项下列入《大乘起信论》,但是由于资料欠缺等原因,数种资料的记载有一些差异,再加之唐代玄奘所传唯识学与真谛系统的不同,近代以来遵奉玄奘所传的学者使用严格的文献考据方法,对真谛翻译《大乘起信论》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并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良;;日本的《大乘起信论》研究[J];佛学研究;2010年00期
2 易闻晓;《大乘起信论》的思辨结构[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张理峰;;佛教“无明”观念探析——以《大乘起信论》为例[J];船山学刊;2008年03期
4 严珂;;梁启超对《大乘起信论》的学理考察[J];网络财富;2009年04期
5 叶晨阳;;浅谈《大乘起信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傅教石;;《大乘起信论》的作者与译者——《大乘起信论》简论之一[J];法音;1987年01期
7 傅教石;;《大乘起信论》的主要思想——《大乘起信论》简论之二[J];法音;1987年02期
8 傅教石;;对《大乘起信论》的几点看法——《大乘起信论》简论之五[J];法音;1987年05期
9 葛兆光;;是非与真伪之间 关于《大乘起信论》争辩的随想[J];读书;1992年01期
10 iJ},
本文编号:1348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34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