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持好戒的几个因素
本文关键词:略谈持好戒的几个因素 出处:《法音》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持戒 戒律 比丘 烦恼 防护 思维 律师 观照 重要课题 培养
【摘要】:正受戒、学戒、持戒是每位比丘都会遇到的重要课题,如何做好,对一位比丘的成长关系重大。《弥沙塞羯磨本》中有言:"《戒经》云:戒为净身,定为净心,慧清烦恼。若无明慧,烦恼不除;若无正定,明慧不发;若无禁戒,正定不成也。"佛制五年学律,但其实古来很多祖师学律、持律不止五年,僧传中有史可见者比比皆是。即便学律多年,如何持好戒依然是一个常学常新的课题,如慧休法师"理可虚求,事难通会"(《续高僧传》卷第十五)的感叹并非没有缘由。因为学戒、持戒是一个综合、系统、长久的过程,必须明了各种相关的问题,并善巧、妥当地处理好,这样才能在持戒的道路上比较顺利。
[Abstract]:It is important to learn how to do well and to make a good job for the growth of a Picchu . If there is no intelligence , there is no need to get rid of it . If there is no more than five years , it is still a new subject . If there is no discipline , it is a comprehensive , systematic and long - term process .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various problems , and properly handle it properly so that it can be smoothly carried out on the road of the ring .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受戒、学戒、持戒是每位比丘都会遇到的重要课题,如何做好,对一位比丘的成长关系重大。《弥沙塞羯磨本》中有言:“《戒经》云:戒为净身,定为净心,慧清烦恼。若无明慧,烦恼不除;若无正定,明慧不发;若无禁戒,正定不成也。”佛制五年学律,但其实古来很多祖师学律、持律不止五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佛言祖语[J];法音;1989年10期
2 学诚;;以戒为师 进趣菩提(上)[J];法音;2008年09期
3 印淳;界诠法师访谈录[J];法音;2002年11期
4 济群;;戒律中对病与死的规定[J];法音;1991年08期
5 张兴发;全真受戒须知[J];中国道教;1996年01期
6 净因;尊重生命 慈悲不杀(上)──“三戒的现代意义”系列讲座之一[J];法音;2000年11期
7 汪桂平;清代全真道授戒的珍贵文存[J];世界宗教文化;2001年01期
8 济群;;僧伽的自新大会—布萨[J];法音;1989年08期
9 王惠民;古代印度宾头卢信仰的产生及其东传[J];敦煌学辑刊;1995年01期
10 李静杰;六世纪的伪经与僧团整顿[J];敦煌学辑刊;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筱筠;;试论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民族性特征及其表现[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2 郑筱筠;;内敛与外显:全球化语境下的当代中国南传佛教[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瑞哲;;小乘佛教根本说一切有部经律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反映[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4 杨志高;;中国藏西夏文《菩萨地持经》残卷九考补[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5 ;后记[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6 丁常云;;继承传统、坚定信仰、适应时代——关于当代道教戒律三个问题的思考[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林锡旦;;大休其人 无休之功[A];纪念大休上人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朱文民;;定林寺名称由来考[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王卡;;道教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高令印;;试论弘一大师的律学思想[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温金玉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佛教戒律与社会的和谐互动[N];中国民族报;2007年
2 王惕;四威仪——行住坐卧必须遵守的戒律[N];中国民族报;2004年
3 于民雄;道教戒律源流[N];中国民族报;2005年
4 文灯;佛教的基本戒律——五戒[N];中国民族报;2002年
5 王惕;忍恶无嗔——比丘救鹅的故事[N];中国民族报;2005年
6 王惕;杂譬喻经——比丘与鬼的故事[N];中国民族报;2005年
7 王惕;滤水囊——比丘必备之物[N];中国民族报;2004年
8 边巴次仁;第十一世班禅在扎什伦布寺受比丘戒[N];中国民族报;2009年
9 本报评论员;妄语犯戒岂能是佛门弟子[N];西藏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边巴次仁;第十一世班禅受比丘戒[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费泳;七世纪前汉地佛像服饰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2 荆亚玲;中古汉译佛典文体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魏迎春;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戒律清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贾学锋;萨迦班智达《三律仪差别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阮登方;佛教戒定慧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颖;《大毗婆沙论》的修心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张海峰;唐代佛教与法律[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8 刘红梅;莲池大师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杨发鹏;两晋南北朝时期河陇佛教地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戴军平;《十诵律》词汇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昭;佛教典籍关于财富问题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2 张巍青;王常月戒律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张春梅;敦煌本受戒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周璐;宗喀巴的宗教整顿及其戒学思想[D];吉林大学;2013年
5 韩潇锐;西夏文《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6 徐强;汉唐佛教戒律传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张睿麒;镰仓时代僧侣的非人救济活动[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8 何松旭;在菩提与烦恼之间[D];浙江大学;2008年
9 释明生;佛教丛林与现代管理[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吴蕴琼;佛教布施度及其现代伦理价值[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3年
,本文编号:1366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36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