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佛教的传播与自然审美观念的形成
本文关键词: 中古 佛教传播 佛教造像 自然审美观念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古佛教的传播在改变中国本土文化的同时改变了中古文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般若性空学说与玄学的结合使中古文人发现了自我和自然的二重性,或曰"双重发现"。他们一方面把自然作为"物理的东西"来对待,依据自然界自身的环境、材质和人自身的自然结构来创造审美和膜拜的对象;另一方面又把自然界看成是"自我异化的精神",看成他们一生所追求的极乐世界。作为物质的我在观察自然时与自然有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能够将自然之精微之处描绘出来;作为精神自由的我则能够认识自然的规律,^w将自然规律融冶于社会生活,这是中古文人自然审美观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佛教造像的兴起又改变了中国本土造像的传统题材、手法和风格,形成了一种以追求"般若绝境"为最高存在的新的自然审美观念。
[Abstract]:The spread of Middle Buddhism changed the Chinese native culture while changing the life style and spiritual world of the Middle Ancient literati. The combination of Prajna Xing Kong's theory and metaphysics made the ancient Chinese people discover the duality of self and nature. On the one hand, they treat nature as "physical things" and create aesthetic objects and worship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 material and natural structure of man; On the other hand, I regard nature as "the spirit of self-alienation" and as the world of bliss they seek all their lives. As a matter, I have a heterogeneity and isomorphism with nature when I observe nature. To be able to depict the delicacy of nature; As a spiritual freedom, I can understand the laws of nature, the laws of nature will be incorporated into social life. This i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natural aesthetics of ancient Chinese people, and the rise of Buddhist statues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hemes, techniques and styles of Chinese local statues. A new aesthetic concept of nature has been formed in which the pursuit of Prajna Prajna is the highest existence.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中古宗教意识形态与自然审美观研究”(07XZX00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48
【正文快照】: 一般认为,在公元前后几十年,中国开始有了佛教的传播。从文献记载来看,佛教输入中土的时间大约在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①。从这个时候起,在500多年的时间内,佛教在与玄学、儒学、黄老之学和道教、民间祭祀等中国本土文化的冲撞融和中逐渐在中土扎下根来,并从此改变了中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帆;;宕昌的凤鸟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2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3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法光;佛教何以与儒道并列而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刘克;;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李霞;;论皖江佛教传播中心与文化特质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李和平;;略论古代西域文化对汉语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曹小云;;早期汉译佛经与中古汉语词语溯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阚绪良;《世说新语》词语札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汤城;;浅谈《史通》对范晔《后汉书》的评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四龙;;论中国佛教的民族融合功能[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峰;;汉画像中建鼓的形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姚乐;;关于汉盐渎县的几个问题[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徐放鸣;张儒雅;;地方审美文化研究:一个亟待重视的美学领域[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付开镜;;毒药与魏晋南北朝政治斗争和矛盾处理的关系(摘要)[A];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6 任平山;;龟兹佛教大小乘因素的史料分析[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7 郭明;裴欣;;中国山水画论对园林假山设计的影响分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8 窦怀永;;敦煌本《瑞应图》谶纬佚文辑校[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9 王策;;“事实”概念的认知与逻辑重建[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5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迪;清乾隆朝内府书画收藏[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赫赫;中国古代人物画“十八描”概念的历史演进与画史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10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晓娜;论绘画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伟;画为心迹[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7 张世敏;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明全;鲍参军诗歌创获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谢南山;秦汉时期舆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洪甫;;孔望山佛教造像的内容及其背景[J];法音;1981年04期
2 葛金根;;佛国众生 诸法妙相[J];收藏家;2010年02期
3 夏名采;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的艺术特色[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年01期
4 赵象,先巴东知;西藏佛教造像的鉴定与分类[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0年03期
5 杨敏;;艺术的庄严——从广州艺术博物馆佛教造像展谈起[J];收藏家;2001年02期
6 宋永忠;;须弥山石窟艺术初探[J];大众文艺;2010年17期
7 朱国良;;“笑脸布袋”与“媚态观音”[J];观察与思考;2000年08期
8 王志强;;自由飘洒话飞天——佛教艺术形象解析[J];美术大观;2007年10期
9 李韵;;偶像——意念的化身[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7期
10 金维诺;论山西佛教彩塑[J];佛教文化;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郑春苗;;印度佛教与中国医学的发展[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2 马德;;敦煌石窟艺术的中国化与中国南系佛教艺术散论——兼论南北“丝绸之路”有关问题[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翎;;从鬼子母图像的流变看佛教的东传——以龟兹地区为中心[A];龟兹学研究(第三辑)[C];2008年
4 霍旭初;;赵朴初先生《佛教画藏系列丛书总序》释读——纪念赵朴老诞辰100周年[A];龟兹学研究(第三辑)[C];2008年
5 张公瑾;;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中国傣族地区时间考[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舒晋瑜;《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为中华文化增辉[N];中华读书报;2009年
2 杨春;“妙音天籁”佛像专场落槌[N];人民政协报;2006年
3 屈建军;出世神韵[N];中国档案报;2003年
4 通讯员 马爱民;做好佛教文物的调查和整理工作[N];人民代表报;2006年
5 记者 陈茁;千年古寺“搬家”创世界纪录[N];河南日报;2006年
6 臧民;西藏热催涨佛像收藏[N];中国民族报;2006年
7 李立祥;奇珍异宝讲述雍和宫文化[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米根孝;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特色[N];中国民族报;2001年
9 丁邦友;六朝时期岭南佛教与官僚士商的关系[N];民营经济报;2007年
10 萧易;龙泉山脉牛角寨 寻访乐山大佛的孪生兄弟[N];成都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京涛;蒙原佛教造像变异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森;龙兴寺历史与窖藏佛教造像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尚永琪;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赵玲;印度秣菟罗早期佛教造像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5 吴荭;北周石窟造像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李翎;藏传佛教图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7 葛英颖;汉地佛教服饰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徐艺;敦煌北朝彩塑造型语言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亚丽;汉唐时期新疆地区佛教传播与分布[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肖丁;西安地区北周佛教造像及其渊源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3 许佳;当代佛教传播路径探析[D];安徽大学;2011年
4 张迎晓;唐代妇女佛教造像活动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5 董立军;青州佛教造像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年
6 费泳;南朝佛教造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7 朱丰俊;论佛教在古代中国的跨文化传播[D];武汉大学;2005年
8 王宇;唐代“佛舍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廖方容;浅析《造像量度经》中的象征性因素[D];四川大学;2007年
10 苗苗;唐代中原北方地区佛教石窟造像艺术语言的形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73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473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