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禅宗思想对章太炎宗教观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23 19:35

  本文选题:禅宗 + 章太炎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摘要】:禅宗明心见性、直指人心思想所蕴含的主体性意识、平等观诉求,以及它反观于内、躬身自求的治思模式,和短截明快、古朴清新的表达方式,对章太炎批判历史上的有神论宗教以及形成自己以无神论为特征的宗教观,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对此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考察禅宗思想作用于近代学术思潮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对全面理解章太炎思想可以提供有益的视角。
[Abstract]:In Zen, it refers directly to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the demand of equality, and the mode of thinking,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inner mind,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 short and quick, simple and fresh, which means that the Zen sect's mind is clear and insightful, that is to say, the demand for equality. It has a direct and profound influence on Zhang Taiyan's criticism of theistic religions in history and the formation of his religious views characterized by atheism. On the one hand, we can investigate the concrete situation of Zen thought acting on the modern academic thought; on the other hand, we can provide a useful angle of view for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Zhang Taiyan's thought.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规划项目“禅宗思想现代转型研究”(11XJA7300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4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九愚;《禅林宝训》禅修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高明;;论佛教文化对“三言”语言艺术的渗透[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张勇;;诗情与道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石刚;论禅宗对佛教的改革及其影响[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郑艳;;慧能修行观与周敦颐修养论比较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朱斌;禅与先锋写作[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马奔腾;;禅门直觉与诗歌意境的神韵[J];武陵学刊;2010年03期

8 郭志丽;;章太炎《齐物论释》学术背景[J];长江论坛;2010年04期

9 陶蕾;;李贽的禅宗思想与“童心说”的学术渊源探析[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10 陈良中;;张九成《书》学思想脞说[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金尚理;;逍遥:庄子人学思想解读[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2 罗志田;;“文革”前十七年中国史学的片断反思[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颖涛;冥界与唐代叙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稂荻;无尽的现象圆融[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8 蔺熙民;隋唐时期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海静;20世纪前半期的清学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吴增辉;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左珂;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荣梅;禅宗“自然观”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邓万学;清末滇东名士何桂珍理学经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胡丽娟;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探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尚天潇;浅论晚明画论的美学价值及当代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李正林;论章太炎的三重和谐思想[D];西北大学;2011年

8 熊保莹;明代志怪传奇小说中的妖怪形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张雯雯;儒家动物伦理思想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杨晓东;建·境——禅宗思想影响下的当代建筑设计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谦;;论章太炎的佛学思想[J];求索;2006年03期

2 张鸣祥;陈九如;;“始则转俗成真,终乃回真向俗”——析章太炎的佛学思想[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邓子美;略论太虚大师之禅[J];佛学研究;1996年00期

4 何成轩;;章太炎的无神论思想及其向有神论的转变[J];晋阳学刊;1983年02期

5 王文波;;略谈章太炎学佛的经过[J];法音;1988年04期

6 石明;;关于禅宗的“教外别传”[J];法音;1989年01期

7 李明友;扎实研究纵深发展[J];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01期

8 文溪;禅学[J];佛教文化;1994年01期

9 朱彩方;禅:无理之理和日用常行[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10 龙文茂;论禅宗的生存智慧[J];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树人(老树);尚新建新;;詹姆斯的经验主义宗教观——读《宗教经验种种》[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耀X;;禅宗与对句[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3 刘蕻;;慧海大珠性圆明[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4 聂士全;;禅宗超教直指法门实践中的寒山与拾得[A];中国·苏州——首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7)[C];2007年

5 尚杰;;禅宗与后现代宗教[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梅良勇;魏瑞香;;瞿秋白的宗教观及其现实意义[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四辑)[C];2010年

7 李士菊;;以人为本与科学无神论的宗教发展观[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士菊;;以人为本与科学无神论的宗教发展观[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祝薇;;以哲学代宗教——论冯友兰的宗教观[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10 顾春;;试论陆九渊教育哲学与禅宗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天;历代帝王尊崇少林禅宗[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邢贲思;禅宗和佛教的改革[N];学习时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王小萍;易中天嵩山论禅[N];河南日报;2007年

4 雷铎;禅宗:在中国代代相传的智能火把[N];南方日报;2007年

5 雷铎;禅宗:从中国传向世界[N];南方日报;2007年

6 阴山 张军;少林功夫体现禅宗智慧[N];北京科技报;2004年

7 陈星桥;禅宗盛行的原因及影响[N];中国民族报;2006年

8 王惕;少林功夫——禅宗的动功修行[N];中国民族报;2004年

9 户华为;禅宗六祖与佛教中国化[N];光明日报;2006年

10 西华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 刘益;禅宗的基本实践模式与海德格尔的人之展开状态[N];中国民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虹;禅宗与全真道宗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宋玉波;佛教中国化历程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3 丁文慧;佛教性空思想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孙海燕;黄庭坚的佛禅思想与诗学实践[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5 魏怡;罗斯金美学思想中的宗教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6 祝薇;论早期现代新儒家的宗教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冯国栋;《景德传灯录》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丁氏碧娥(释心孝);禅茶一味[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释清决;越南禅宗史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程群;智榃禅学探微[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林;禅宗与世界[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永虎;禅宗“不立文字”说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王宜鹏;禅宗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蕴[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孔令梅;论王阳明心性论对禅宗思想的融摄[D];安徽大学;2007年

5 魏如松;峨眉山禅宗传播考[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6 刘文斌;禅宗与海德格尔:在心物一体中人诗意地栖居[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7 胡秀红;禅宗教育心理思想特色及其现代意义[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君;章太炎的宗教观[D];西北大学;2006年

9 张薇;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张茹意;哈贝马斯宗教观的转变及其启示[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93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793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4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