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云南藏传佛教
本文选题:民国时期 + 云南 ; 参考:《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摘要】:藏传佛教在云南境内主要传播于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中甸县(今香格里拉县)、德钦县和维西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县、福贡县和贡山县以及丽江市的古城区、宁蒗县。康区南缘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云南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多元化,具有本土特色。民国时期时局纷乱内忧外患,藏区佛教僧人纷纷进入内地进行弘法传教,并积极参与抗战宣传,主动参与内地太虚等发起的"人间佛教"运动,使得这一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得以传播。在此背景之下,当时云南的藏传佛教亦高僧辈出,以爱国爱教的弘法主线向内地传播。
[Abstract]:Tibetan Buddhism is mainly spread in Zhongdian County of Diqing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now Shangri-La County, Deqin County and Weixi County), Lanping County of Nujiang Lisu Autonomous Prefecture, Fugong County and Gongshan County, and ancient urban area of Lijiang City, Ninglang County.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the southern margin of Kang District makes the ethnic diversity of Tibetan Buddhism belief in Yunnan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re were numerous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oubles. Buddhist monks in Tibetan areas went into the interior one after another to preach the Dharma,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propaganda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human Buddhism" movement initiated by Taixu in the interior. In this period, Tibetan Buddhism spread in the interior. In this context, Tibetan Buddhism in Yunnan also emerged in large numbers, spread to the mainland with the main line of love for the motherland.
【作者单位】: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分类号】:B946.6;B94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琳;马建武;;昆明市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07期
2 彭学云;;试论藏文典籍文化[J];中国藏学;2007年01期
3 张亚莎;;马图形·“风马”·战神格萨尔——由西藏岩画“马图形”所引发的思考[J];中国藏学;2008年01期
4 王碧陶;;试论民国时期云南藏传佛教的发展[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5 王磊;;纳西族与藏族文化和谐交融现象分析——以丽江塔城乡洛固村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的概念和几个问题[J];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03期
7 段云虹;;旅游风景区宗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昆明西山旅游风景区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06期
8 郭志合;;攀附与逃遁:民族信仰和谐共生——以藏传佛教与纳西族民族信仰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9 王振刚;段小青;;中国近代西南民族关系史研究综述[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杨福泉;;略论东巴教的本土神yG谱系[J];思想战线;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陆双梅;;云南少数民族抢婚(偷婚)习俗的文化探析——以奔子栏藏族偷婚习俗为例[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鹏;泸沽湖畔走婚文化的当代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陈正勇;自然、神性与美[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红梅;旅游情境下的文化展演与族群认同[D];厦门大学;2008年
4 李中和;吐蕃王朝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胡文华;纳西东巴文形声字研究及其文字学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和继全;白地波湾村纳西东巴文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朱映占;民国时期的西南民族[D];云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丽伟;纳西族东巴绘画的形式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全毅;五世达赖喇嘛对西藏的治理和改革[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3 和晓瑜;当代丽江九河纳西族与白族的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冯海晓;明代西南、西北边疆地区土司制度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蔡金宏;明代安多藏区边事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杨斯斐;云南剑川石窟神像艺术的地方特性及其成因试探[D];复旦大学;2010年
7 王磊;丽江塔城洛固村东巴教与藏传佛教的文化交融与变迁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吴曙华;徐霞客西南民族考察之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罗迪;昆明佛教居士林的社会功能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10 谭丽琼;昆明华亭寺的重建与中兴(1920-1949)[D];云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亚非;宋明彪;;民国时期云南匪患及特点研究[J];学术探索;2009年06期
2 黎志刚;;民间借贷与乡村社会秩序——以民国云南为中心的考察[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王川;;民国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流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6期
4 徐冶;云南藏传佛教[J];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05期
5 谢本书;;民国时期云南“四大天王”[J];风光(空港商旅);2008年10期
6 谢全堂;;论青海民国时期新文化的发展特点及传统文化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7 陈宝珠;蒙藏委员会开发康藏交通邮电计划[J];民国档案;1992年03期
8 王水乔;论民国时期国内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的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05期
9 杨永明;民国时期的滇缅印边境贸易[J];云南档案;2002年04期
10 乌云;;近代内蒙古地区蒙古人对藏传佛教认识的转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传力;边普;;藏传佛教与拉萨城市转经道空间[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曹学文;;藏传佛教在炳灵寺发展之述评[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亚莎;;藏传佛教“佛鹏”源流考——青藏高原Khyung图形的演变脉络[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郎维伟;;四川康区藏传佛教觉姆现状研究[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郎维伟;;试论康藏文化与藏传佛教的关系——为纪念任乃强先生而作[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6 班班多杰;扎洛;周拉;孙悟湖;;近年来藏族宗教生活中出现的若干新现象[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7 向红笳;;藏传佛教在北美的传播[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班班多杰;;为道、为学、为器——简论藏传佛教和藏族文化的关系[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10 才让;;当代藏传佛教的社会影响及发展特征[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玲;以《云南纸币》观照百余年滇史风云[N];云南日报;2008年
2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3 记者 苏琳;第四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授予活动在京举行[N];经济日报;2008年
4 班班多杰 孙悟湖;藏传佛教对藏、蒙古等民族文化生活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王辉;一场智慧的较量[N];中国民族报;2005年
6 ;古老的藏传佛教音乐[N];音乐周报;2004年
7 记者 张倩 实习生 张春霞;甘肃省藏传佛教界人士座谈会举行[N];甘肃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周建英;藏传佛教 别样的人文资源[N];凉山日报(汉);2006年
9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10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王海燕;民国时期汉藏佛教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杨常伟;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山西大学;2009年
5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8 段汉武;民国时期中国绘画史叙述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3 吴志娟;科学本土化:民国时期科学发展必由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程慧;中华国民拒毒会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吕敏霞;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制度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谢俊;云南民族文化建设之理性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季国良;民国科学家的人文关怀[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月华;民国时期新疆石油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9 刘斌;民国四书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方;民国时期的新兴职业女性[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04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804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