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宝藏论》译注
本文选题:西夏文 + 佛经 ; 参考:《宁夏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摘要】:本文参照《大正藏》僧肇译汉文本对俄藏Иив.No.46号西夏文刻本《宝藏论》进行翻译和校注,指出西夏文本应该是民间刻本或寺院刻本,可补汉文本之缺。
[Abstract]: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trans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the "Treasure Book" No. 46 of the Song-Zhao translation of "Dazheng Tibet",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Xixia text should be a folk edition or an engraved copy of the temple, which can supplement the lack of the Han text.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学系;
【分类号】:B94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伯君;;《天盛律令》中的“契丹”和“女直”[J];东北史地;2011年02期
2 聂鸿音;;《辽史·西夏外纪》中的“团练使”和“刺史”[J];东北史地;2011年02期
3 彭向前;;释“负赡”[J];东北史地;2011年02期
4 孙伯君;;西夏文献中的“城主”[J];敦煌学辑刊;2008年03期
5 门光福;;一种基于多级分类的西夏文字识别算法[J];高师理科学刊;2010年04期
6 唐均;;称佛方块单字形音关系类型论[J];中国文字研究;2009年00期
7 聂鸿音;;西夏文献中的“柔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聂鸿音;;西夏本《太宗择要》初探[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9 唐均;;契丹、女真、西夏文中数目的文字表示[J];中国文字研究;2005年00期
10 张祖群;;近年来我国西夏学研究述评与展望[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牛达生;;西夏文字与西夏文钱币——浅论西夏文钱币之一[A];西部金融·钱币研究2010年增刊总第四期[C];2010年
2 聂鸿音;;释“大”[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3 张竹梅;;西夏语第九类声母音值拟测之我见[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4 史金波;;西夏学概说[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5 黄延军;;内蒙古博物馆藏西夏文《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残片考[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安娅;西夏文藏传《守护大千国土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韩小忙;西夏文正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蕤;西夏地理初探[D];复旦大学;2005年
4 段玉泉;语言背后的文化流传:一组西夏藏传佛教文献解读[D];兰州大学;2009年
5 刘铁程;多思麦历史地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冯雪俊;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定品》译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戴忠沛;西夏文佛经残片的藏文对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汉昭;1980-2000年国内西夏学的研究进程[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瑞敏;西夏文《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二)译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高振超;西夏文《经律异相》(卷十五)考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龙;西夏文献《法则》卷九释读与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5 尹江伟;西夏文《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五译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鸿音;俄藏5130号西夏文佛经题记研究[J];中国藏学;2002年01期
2 王培培;;英藏西夏文《维摩诘经》考释[J];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3 聂鸿音;;西夏文《阿弥陀经发愿文》考释[J];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4 孙昌盛;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题记译考[J];西藏研究;2004年02期
5 孙伯君;;黑水城出土西夏文《佛说圣大乘三归依经》译释[J];兰州学刊;2009年07期
6 孙伯君;;《佛说阿弥陀经》的西夏译本[J];西夏研究;2011年01期
7 聂鸿音;;《仁王经》的西夏译本[J];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8 杨志高;;西夏文《慈悲道场忏罪法》第七卷两个残品的补证译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4期
9 窦学奎;由《本续》断代而想到的[J];广东印刷;2001年01期
10 公维章;;西夏时期敦煌的五台山文殊信仰[J];泰山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爱峰;杨富学;;西夏与辽金间的佛教关系[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2 段玉泉;;甘藏西夏文《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考释[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3 聂鸿音;;乾yP二十年《弥勒上生经御制发愿文》的夏汉对勘研究[A];西夏学(第四辑)[C];2009年
4 李烨;蒋应时;;医缘[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吴相洲;;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关系再探讨[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索罗宁;聂鸿音;;西夏佛教著作《唐昌国师二十五问答》初探[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7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地区《大般若经》的流传与信仰[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8 次旦扎西;;藏族古代军事行动中的宗教因素探讨[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武氏玉璧;;谈谈佛教的“佛”字[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吴霓;;唐代佛教对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雄 刘坤;佛经中的珠宝文化[N];中国矿业报;2004年
2 穆英;雷峰塔佛经秘藏方式是世界孤例[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郁永龙;明代佛经碑刻——《首楞严经》[N];中国民族报;2004年
4 张润堂 杨学凤;法显:西行求法第一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王辉;恢复佛经版本的“生命”,才是更好的保护[N];中国民族报;2008年
6 孟瑜;《大手印无字要》:被误解的佛经[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杨洪;佛教刻版印刷始末[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记者 徐伟萍 王鹏;“你们的工作很有意义!”[N];扬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实习记者 王夕;云南寺院困境:少林出手救治[N];北京科技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银发;春满藏乡寺院[N];云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振栋;竺法媤翻译佛经词_Y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崔红芬;西夏时期的河西佛教[D];兰州大学;2006年
3 汪yN;中古佛典量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方兰;法尊法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顾满林;汉文佛典用语专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陈寒;印度来华僧人考略[D];西北大学;2002年
7 王丽洁;《妙法莲华经》的一乘思想及其文学特征[D];复旦大学;2005年
8 唐秀连;僧肇的佛学理解与格义佛教[D];中山大学;2006年
9 刘亚丁;灵验记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成建华;龙树与中国佛教哲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扎西顿珠;论佛经分辨了义与不了义之义利[D];西藏大学;2010年
2 姜永全;佛经翻译及其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徐强;汉唐佛教戒律传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王建军;《注维摩诘所说经》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张瑞敏;西夏文《添品妙法莲华经》(卷二)译释[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冯延举;北凉昙无谶译经词汇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朱丹琼;《肇论》初探[D];西北大学;2002年
8 栾文花;论《坛经》心性论的“性相同构”与“修性不二”[D];山东大学;2005年
9 许佳;当代佛教传播路径探析[D];安徽大学;2011年
10 王登云;傣族南传佛教艺术的美育功能[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37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937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