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宗教对民族文化变迁的影响及其呈现的若干特点

发布时间:2018-06-15 05:09

  本文选题:宗教 + 民族 ; 参考:《新疆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摘要】:文化变迁是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宗教成为影响民族文化变迁的一个难以忽略的要素。探讨宗教与民族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宗教在影响民族文化变迁过程中出现的特点,对于正确看待当前的民族宗教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Abstract]:Cultural change is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culture. Religion has become a difficult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change of national culture.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the change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ligion in the process of influencing the change of national culture.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民族研究中心;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大型工程建设与移民安置的民族文化保护研究”(NKZXYY1112)资助
【分类号】:B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潘柳燕;赵铁;梁祝平;;民族地区村落社会生活宗教构成的因素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阿地力江·阿布都力;;从经济视角看伊斯兰文化对维吾尔族生活的影响[J];新疆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3 张泽洪;;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信仰与仪式——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关系为例[J];宗教学研究;2007年04期

4 牟钟鉴;宗教在民族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军;;改革开放后新疆藏传佛教的恢复——以精河县托林旦达盖村蒙古族为个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曹月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研究路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3 万代吉;;人类学研究方法在艺术研究中的运用——以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加热村觉木龙藏戏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胡昂;科学和宗教关系辨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伍雪;;试述我国早期门户之祀对象的演变过程及门神的产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6 赵海妹;;从宗教信仰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7 陈永刚;;古代会盟中的仪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以唐蕃间会盟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8 唐斌;;从战争小说中浅析战争对美军士兵基督教信仰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9 陈君;;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化展演——以浙东楚门铁梗游行为个案[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卢保娣;浅析《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超;;如何看待我国的民族宗教问题[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大可;;女性与福建民间信仰——文献记载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蒋美华;李瑾瑾;;女性宗教认同研究——以郑州市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张凤荣;王晶;;现阶段我国农民精神信仰问题的性别研究[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余子龙;;编辑的文化寻根[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6 秦莹;;南涧彝族“跳菜”礼仪的象征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7 张跃;代世萤;;《司岗里》传说与佤族婚姻家庭形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8 刘雯婷;;傈僳族艺术形态:基督教的渗透与佛教的融入[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1年

9 秦星野;;从宗教社会学看传销新特点[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尉富国;;西部大开发与右江流域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日元;公元4至9世纪拜占廷帝国基督教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京;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5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6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陶海柱;伦理学视野下的基督教乡村教会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明;山东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婧;保定老调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志学;壮语语词视野中的农耕文化观念[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韦惠文;麽文化视野下的壮族民间生育礼俗[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李贫;那卡壮族“戒邦”仪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王晓艳;旅游开发与村庄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沛林;论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精神空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2 王卫平;宗教关怀在社会关怀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J];理论与改革;2003年05期

3 米寿江;;中国伊斯兰教都市化的过程及其发展趋势[J];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01期

4 李建新;;新疆穆斯林人口现状与家庭生殖健康服务的新模式[J];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01期

5 金宜久;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地方化和民族化[J];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01期

6 龙群;论宗教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影响[J];新疆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7 胡欣霞;;新疆伊斯兰教宗教人士的宗教心理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8 马丽蓉;;论中东国家清真寺的经济功能[J];西亚非洲;2009年11期

9 刘成有;论伊斯兰文化的基本特征[J];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竞昊;明清时代商品经济熏染下的文化变迁述略[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邹广文;文化、文化本质与文化变迁[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3 方本新,孙启贵;创新文化建设的制度审视[J];江淮论坛;2005年05期

4 丁菊霞;;文化与行为——宁夏同心县回族文化变迁的微观考察[J];新世纪论丛;2006年03期

5 葛俊丽;;论澳大利亚英语的变异现象及其文化因素[J];中国外语;2008年02期

6 玛依拉·居马;;北疆定居哈萨克族牧民的文化变迁——以萨尔也木勒牧场哈拉村为例[J];社科纵横;2008年06期

7 杨秀莲;;文化变迁时期的人格问题及其成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8 罗利群;张洁;;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凉山彝族家支尔普文化变迁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紫蓝;晚明社会与文化变迁学术研讨会召开[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03期

10 岳雪莲;;从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拓跋鲜卑的文化变迁[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平;高成强;;基于文化变迁与习俗演化的城乡体育发展理念[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任容;;透过文化变迁审视价值观念更新[A];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黄福东;;当代社会的文化变迁的突然加速与调适浅析——以龙胜各族自治县细门寨红瑶群众的春节活动为例[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4 王红光;;对清代贵州民族文化变迁的思考[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5 许良国;;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6 赵溢洋;;满族原生态体育文化变迁的解读——以阿城料甸满族聚居村落为个案[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杨正军;;从盘瓠形象变化看畲族文化变迁[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8 文必汉;;闲话文人取名并姓氏探源“名”“字”辨证[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袁媛;;城市生产方式转变、文化变迁与历史环境保护——对珠江三角洲历史环境保护的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耿云志;;清末思想文化变迁的几个大趋势[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文杰;“照顾生意”的乡亲文化变迁[N];中国经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潘黎明;喀克勒克的文化变迁[N];喀什日报(汉);2009年

3 本报记者 唐红丽;“三少民族”文化变迁与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怓存磊;私人阅读折射时代文化变迁[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李银兵;和而不同:戛洒花街节的文化变迁[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余西云;能动性:文化变迁的内在动力[N];中国文物报;2011年

7 王东峰;西部开发中的文化变迁[N];学习时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黄天香;第三届文博会集中展示文化变迁30年[N];中国改革报;2008年

9 杨扬;后“新时期”文化变迁[N];社会科学报;2002年

10 田夫;熠熠生辉的珍宝[N];中国文物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孙东方;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骆桂花;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陈文祥;新疆东乡族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潘秋荣;文化变迁与认同—赛夏族与基诺族的考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6 钟梅燕;当代裕固族族际通婚及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7 陆焱;村落社区的傩仪与象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曹道巴特尔;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何玉芳;赫哲族、那乃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罗春寒;清代台湾平埔族文化变迁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志斌;散居回族农村社区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宋晓慧;当代文化变迁与青少年社会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3 斯琴;那音克乡蒙古族文化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董春;文化变迁中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夏雄峰;当代文化变迁与作文命题的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换军;近代文化变迁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演变[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旺旺;墨脱门巴族文化变迁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8 唐晴晖;湘西苗族文化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9 李芳芳;提升学生文化的育德效能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汤淑红;试论全球化下的文化变迁[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208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0208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5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