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觉角度看贵州傩堂戏与道教的关系
本文选题:视觉 + 傩堂戏 ; 参考:《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5期
【摘要】:从视觉角度,通过对贵州傩堂戏与道教视觉语言的比较,发现傩戏中存在着大量的道教元素,可以确定两者在发生、发展中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道教是一种宗教文化,傩戏只是傩文化中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在做横向对比时,则将傩戏这一特殊载体回归到傩文化或傩坛的范畴与道教进行比较,试图对两者现实存在的关系进行补充说明。
[Abstract]:From the visual point of view, by comparing Nuotang Opera with Taoist visual language,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Taoist elements in Nuo Opera, which can be determin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Nuo Opera. Because Taoism is a kind of religious culture, Nuo opera is only a concrete form of expression in Nuo culture. Therefore, when making horizontal comparison, Nuo Opera, a special carrier, is returned to Nuo culture or Nuo altar category and compared with Taoism.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n reality.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分类号】:J825;B9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田诚阳;道教的服饰(二)[J];中国道教;1994年02期
2 邓光华;;傩与道教关系略论[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3 庹修明;;贵州傩戏傩文化[J];文化遗产;2008年03期
4 张泽洪;;道教与傩文化关系论略[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沈国清;;贵州傩戏艺术的审美价值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08期
2 冯立;徐敏;;赣傩文化艺术传承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10年05期
3 赵长治;;道教对渝东南傩戏的影响——以秀山余家傩戏面具开光咒语为例[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展春岚;;我国傩文化文献研究的计量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菲;;东方与西方:美猴王孙悟空服饰研究——以服饰的视角看中西文化交流[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许晓明;汉传道教之重构:壮族道公教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欧阳景晏;猴加官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颜芬;论湘西巫傩文化与沈从文的文化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迎秀;从认知角度对颜色词“青”的翻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庹修明;贵州民间道教与傩坛[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顾朴光;贵州少数民族面具文化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喻帮林;贵州省沿河土家族傩戏概述[J];民族艺术;1995年02期
4 郭净;中国西南地区傩坛述论[J];民族艺术;199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危怡;;浅析道教文化对中国戏剧美术设计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2 王丽莉;刘建男;;从道教的角度赏析电影《杜子春》[J];电影文学;2008年24期
3 高伟;;道教文化与川剧演出风俗——以川剧戏台“万年台”上的“三星壁”为例[J];宗教学研究;2009年04期
4 朱羽君;;画面的表意与抒情[J];现代传播;1989年02期
5 沈小虞;;视觉与听觉的和谐:影视对绘画艺术的启示[J];电影文学;2007年06期
6 王明国;;布景形象的探讨[J];戏剧艺术;1982年03期
7 莫晓菲;;浅谈音乐电视的画面拍摄与选择[J];新闻传播;2003年02期
8 张鸿声;祁洋波;;豫东道教文化与豫东道情戏——以太康道情戏为例[J];文艺争鸣;2008年03期
9 邓哲云;季铁;;浅析本土动画片中角色群的视觉形象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07期
10 王赢;;东北新影视视觉形象文化的探究[J];电影文学;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应仕;;德江土家族傩堂戏文化产业开发战略研究[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黎世宏;;德江傩堂戏的分类与特色[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智勇;;德江傩戏的社会功能初探[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高应智;;浅论德江民间音乐对德江傩堂戏的作用[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觉序;;德江傩堂戏与土家族[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吴应仕;;傩堂戏与道教[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何立高;;黔东北土家族傩堂戏的文化内涵[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连怀;;德江傩堂戏保护和利用浅论[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唐发勇;;黔东北傩面具与安顺地戏面具的异同[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刘建中;;隐喻蒙太奇的魅力[A];科教影视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小腊;峨眉院线独家“泄露”《天机》[N];中国电影报;2007年
2 徐万江;《德江傩堂戏》的造势者——田维跃[N];贵州民族报;2006年
3 张劲涛;德江傩堂戏后继有人[N];贵州民族报;2008年
4 吴应仕 杨龙;申报“中国傩戏之乡”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N];贵州日报;2005年
5 边文彤;漫谈儿童剧舞台美术创作[N];中国文化报;2005年
6 余世;《笛声何处》受到多方好评[N];中国电影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鲍园园;七星演绎四平传奇[N];吉林日报;2010年
8 冯建洪邋张翊宝 本报记者 陈玉祥;德江 解决人才断层 培养傩戏艺人[N];贵州日报;2007年
9 安永全 张进;土家傩戏的守侯者[N];贵州民族报;2007年
10 金晓非;三个导演一个梦[N];中华读书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岚;湘西凤凰傩堂戏的形态分析与唱腔音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圣予;对德江傩堂戏“过关”中傩舞的解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李姗姗;灵宝道情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4 邓哲云;本土动画片中角色群视觉形象设计之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张燕丽;晋北道情剧种文化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6 赵颖;卡通化叙事方法在当今影视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罗渊;电影导演视野的“电影表演”[D];重庆大学;2008年
8 秦红军;视觉延伸—图形语言在动态影像语境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石昊;舞台空间表现的拓展实验[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10 杨佳;影像时代的小说图景[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20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02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