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骞名词解释
本文关键词:后冷战时期宗教与国家安全的关联性讨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刘骞,湖南长沙市人,法学(国际政治)博士,公共管理学博士后。同济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中国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政治学系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学系,2011年7月在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完成研究工作。曾参加美国旧金山大学、波士顿大学、杜克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科研项目与交流访学。
2011.06.至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CZJ014)"国家安全语境下的宗教认同与公民身份的互动研究";
2010.10.至今,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YJCZH089)"流动穆斯林南下与北上双向运动的考察分析";
2010.10.至今,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003253)"宗教认同与公民身份的互动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009.12.至今,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090460597)"后冷战时期的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
2009.10.至今,主持: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项目(CGH6276011)"2010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与"2011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
⒈《欧盟军事工业生产和军火销售面临的困境》,《学术论坛》(CSSCI),2006年第12期;
⒉《西方三大流派国际合作思想比较分析》,《兰州学刊》(CSSCI),2006年第12期;
⒊《英国式政治民主制度的发展特点及其文化溯源》,《学术论坛》(CSSCI),2007年第2期;
⒋《国际安全分析呼唤宗教视角》,《宗教与美国社会》,第四辑,时事出版社2007年;
⒌《西方国际和谐思想的批评》,《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CSSCI),2008年第1期;
⒍《美国现实主义外交思潮及其文化溯源》,《社会科学家》(CSSCI),2008年第3期;
⒎《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政治行为动因》,《宗教与美国社会》,第五辑,时事出版社2008年;
⒏《宗教对国际安全的影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于金泽、邱永辉主编:《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⒐《美国宗教学者关于宗教与国家安全的关联性研究》,《社会主义研究》(CSSCI),2008年第6期; 10、《论西方宗教与国家安全》,《国外社会科学》(CSSCI),2009年第2期;
⒒《构建宗教影响国家安全的分析框架--基于宗教问题安全化视角的批判》,《宗教与美国社会》,第六辑,时事出版社2009年;
⒓《"东突"伊斯兰主义及其由来》,《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全文转载,2010年第3期;
⒔《宗教与英国政治制度的关联性分析》,《社会科学家》(CSSCI),2010年第1期;
⒕《试析基督教新右翼对美国政治的影响模式》,《华南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0年第2期;
⒖《中国和平发展外交目标的认知分析》,《学术论坛》(CSSCI),2010年第8期;
⒗《试析宗教对国家安全的结构性影响》,《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⒘《后冷战时期宗教与国家安全的关联性讨论--一种分析框架的构建》,《世界经济与政治》(CSSCI),2011年第9期;
⒙"Religion: the Soul of American Society,"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No.1,Vol.1,March 2008;
⒚"China's Indian Studies,"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ay/Jun 2008;
⒛"On the model of Influence on the New Christian Right to American Politics," The Summer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hristianity and Politics,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Aug 11-13,2008.
[美]利奥P.里布福(Leo P. Ribuffo):《乔治W布什、基于信仰的总统任期和晚近的"福音派威胁"》,发表于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第四辑),时事出版社2007年。
[英]大卫马丁(David Martin):《新教主义与民主》,发表于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第七辑),时事出版社2011年。
本文关键词:后冷战时期宗教与国家安全的关联性讨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4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04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