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汉晋道教定期斋戒与佛教布萨制度关系论考

发布时间:2018-06-28 08:00

  本文选题:汉晋道教 + 定期斋戒 ; 参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摘要】:早期道教定期斋戒与印度佛教布萨制度的关系,是数十年来道教仪式史和佛道关系史研究最有代表性的问题之一。多数研究者都强调是道教模拟仿效了佛教。近年来更有一种颇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道教所有定期斋戒制度,均开始于公元400年出世的《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而这部古灵宝经的定期斋戒,则又直接源于对公元397年翻译的佛经《增一阿含经》中每月"六布萨"制度的模仿。汉晋道教定期斋戒制度的真正来源其实是先秦秦汉国家祭祀制度和礼俗中的斋戒。早期印度佛教出家僧尼的"布萨法",与中国佛教在家信徒所遵循的"月六斋",其实是两种差别极大的宗教制度。然而,由于六朝隋唐部分汉译佛经往往将二者完全相提并论,致使二者的含义和界线都变得模糊不清,并因此长期影响了中外学术界的相关认识。在对早期佛教"布萨"制度和"月六斋"制度进行追根溯源的基础上,提出本土佛教"月六斋"等定期斋戒制度的确立,既是其直接模拟仿效汉晋道教定期斋戒制度的结果,也是印度佛教"中国化"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之一。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arly Taoism regular fasting and the Buddhist Busa system in India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issues in the history of Taoist rituals and Buddhist relations in recent decades. Most researchers stress that Taoist simulations emulate Buddhism. In recent years, there is a representative view that all the regular fasting system of Taoism began in 400 AD, "the five Old Red Book of the Yuan Dynasty". The regular fasting of the ancient Lingbao Sutra is directly derived from the imitation of the monthly "six Buthas" system in the Buddhist Sutra, Ada Ham Sutra, translated in 397 AD. The real source of the regular fasting system of Han and Jin Taoism is actually the fasting in the state sacrifice system and customs of the pre Q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e Boza method of the early Indian Buddhist monks and nuns is in fact two very different religious systems from the six months of the month and the Zhai which Chinese Buddhism adherents to at home. However, due to the fact that part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of the six dynasties are often compared completely, the meanings and boundaries of the two become blurred, which has long influenced the related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cademic circles. On the basis of tracing back to the origin of the early Buddhist system of "Busa" and "Yue Liu Zhai",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gular fasting system of local Buddhism, such as "Yue Liu Zhai", is the result of its direct imitation of the regular fasting system of Taoism in the Han and Jin dynasties.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typical manifestations of Indian Buddhism "Sinicization".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古灵宝经与中古道教经教体系研究”(13JHQ006)
【分类号】:B953;B9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承文;;古代国家祭祀与汉唐道教“八节斋”渊源论考(下)——兼对吕鹏志博士一系列质疑的答复[J];宗教学研究;2016年03期

2 王承文;;古代国家祭祀与汉唐道教“八节斋”渊源论考(上)——兼对吕鹏志博士一系列质疑的答复[J];宗教学研究;2016年02期

3 王承文;;从斋戒规范论古代国家祭祀对汉晋道教的影响——兼对吕鹏志博士一系列论著的商榷[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4 吕鹏志;;法位与中古道教仪式的分类[J];宗教学研究;2012年02期

5 尹富;;十斋日补说[J];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01期

6 中村元;;儒教思想对佛典汉译带来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02期

7 徐梵澄;;韦陀教神坛与大乘菩萨道概观[J];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承文;;汉晋道教定期斋戒与佛教布萨制度关系论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2 张新民;;儒释之间:唐宋时期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特征——以儒学的佛化与佛教的儒化为中心[J];文史哲;2016年06期

3 王承文;;古代国家祭祀与汉唐道教“八节斋”渊源论考(下)——兼对吕鹏志博士一系列质疑的答复[J];宗教学研究;2016年03期

4 王承文;;古代国家祭祀与汉唐道教“八节斋”渊源论考(上)——兼对吕鹏志博士一系列质疑的答复[J];宗教学研究;2016年02期

5 王承文;;从斋戒规范论古代国家祭祀对汉晋道教的影响——兼对吕鹏志博士一系列论著的商榷[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6 孙梦曦;;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神学思想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年10期

7 孙梦曦;;金允中《上清灵宝大法》神学思想初探[J];青年文学家;2015年26期

8 严耀中;;试释新疆达玛沟遗址出土千眼坐佛木板画[J];文物;2014年02期

9 王谋寅;;道教与唐宋法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2年02期

10 李小荣;;疑伪经与中国古代文学关系之检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承文;;从斋戒规范论古代国家祭祀对汉晋道教的影响——兼对吕鹏志博士一系列论著的商榷[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2 吕鹏志;;法位与中古道教仪式的分类[J];宗教学研究;2012年02期

3 尹富;;十斋日补说[J];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01期

4 刘永明;;《老子中经》形成于汉代考[J];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汪桂平;道教涂炭斋法初探[J];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04期

6 中村元;;儒教思想对佛典汉译带来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02期

7 卿希泰;;关于道教斋醮及其形成问题初探[J];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04期

8 吕漧志;;灵宝三元齐和道教中元节——《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经》考论[J];文史;2013年01期

9 徐梵澄;;韦陀教神坛与大乘菩萨道概观[J];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湛如;敦煌布萨文与布萨次第新探[J];敦煌研究;1999年01期

2 济群;;僧伽的自新大会—布萨[J];法音;1989年08期

3 吉拉尔代;;《布萨德的河谷》[J];散文诗;2012年15期

4 汪嘉禾;纳斯勒蒂·迪内的艺术生活[J];世界美术;1985年02期

5 理查德·斯特恩,高杰;维斯勒记得[J];外国文学;1988年04期

6 罗布次仁;在中国最大的铬铁矿基地上[J];中国西藏(中文版);1994年02期

7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李志强;菲律宾 剿匪难于上青天[N];光明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曾琳;残疾人的贴心人[N];西藏日报;2005年

3 本报驻马尼拉记者 李志强;美军“助”菲“反恐”前景难料[N];光明日报;2002年



本文编号:2077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077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7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