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悲惨与悲壮之差异——兼论敦煌早期佛教艺术内涵并与李泽厚先生“悲惨世界论”商榷
本文选题:敦煌早期 + 佛教艺术 ; 参考:《敦煌研究》2013年02期
【摘要】:本文从壁画佛经内容、历史社会背景以及当代政治、经济与宗教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李泽厚先生关于敦煌早期佛教艺术是"悲惨世界"的反映、宗教和宗教艺术是苦难者的呻吟等观点的片面性,认为人们信仰宗教的原因很多,宗教艺术中的内容也非常丰富。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s, historic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mporary politics, economy and religion,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early Buddhist art of Dunhuang is a reflection of "Les Miserables" by Mr. Li Zehou. Religion and religious art are the one-sidedness of the viewpoint such as moaning of the suffering people.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people to believe in religion, and the content of religious art is also very rich.
【作者单位】: 敦煌研究院编辑部;
【基金】:敦煌研究院资助课题
【分类号】:B948;K87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史苇湘;;敦煌佛教艺术产生的历史依据[J];敦煌研究;1982年01期
2 史苇湘;敦煌佛教艺术在历史上是反映现实的一种形式[J];敦煌研究;1986年02期
3 郎绍君;早期敦煌壁画的美学性格[J];文艺研究;198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克瑜;;《聊斋志异》与清初思想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思潮的关系[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2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李欣韵;;仿古与生态园林之典范——成都“芙蓉古城”园林设计特色解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4 朱志荣;商代甲骨文书法的审美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汪大白;传统《诗经》学的重大历史转折──朱熹“以《诗》言《诗》”说申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胡朝慧;;论唐宋词中的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7 开健;;屈原“美政”悲剧解——读《离骚》札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8 蔡燕梅;;《古诗十九首》“兴”的运用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9 叶挺;;简析中国艺术中动的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10 沈琴;;论《牡丹亭》非爱情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炳林;屈直敏;;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教团的道德观念初探[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2 陈于柱;;从敦煌占卜文书看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与佛教的对话交融——以敦煌写本宅经为中心[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3 陆离;;唐五代敦煌的司仓参军、仓曹与仓司——兼论唐五代敦煌地区的仓廪制度[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陆离;;吐蕃统治时期敦煌酿酒业简论[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5 董良敏;;“神人操蛇”汉画像石考释[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唐建中;;对南阳汉代画像砖艺术的解读[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百岁;;唐代吐蕃高僧法成[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李晓锋;;论陕西当代文学中的汉唐文化因子[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森;杨诚;;敦煌文献所见于阗玉石之东输[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10 李应存;史正刚;;敦煌遗书中佛家咒语与药物疗法探析[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治;空间表达与寓意[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于硕;唐僧取经图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宋佳;经方50味药物在明代13位医家中的用量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李杰荣;元四家诗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张英杰;北京清代南苑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辉;孙犁晚年文学创作与文化批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炜中;试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曦;广西南丹白裤瑶铜鼓舞考察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李美迪;庾信后期心态与诗赋创作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雪梅;陶渊明诗文中的生态美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秋萍;服饰凤纹研究及其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0年
8 田硕;审美体验与解读[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翠林;古村诺邓的聚落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巩文斌;云南古代传统楼阁建筑特色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同庆;莫高窟早期龙图像研究[J];敦煌研究;1988年01期
2 余义虎;论敦煌西魏石窟佛教艺术的多元化特征[J];敦煌研究;2001年04期
3 葛佳平;;浅谈莫高窟第432窟胁侍菩萨与佛教造像的汉化[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史苇湘;;敦煌佛教艺术产生的历史依据[J];敦煌研究;1982年01期
5 李其琼;再谈莫高窟隋代艺术(摘要)[J];敦煌研究;1988年02期
6 张英群;浅谈敦煌莫高窟的中原传统文化问题[J];中原文物;1988年03期
7 刘晓白;大足飞天试析——兼与敦煌飞天比较[J];敦煌研究;1988年04期
8 潘良桢;北朝摩崖刻经与灭佛[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9 李巳生;成都万佛寺梁代造像艺术特色的形成[J];敦煌研究;1992年03期
10 张惠明;1896至1915年俄国人在中国丝路探险与中国佛教艺术品的流失——圣彼得堡中国敦煌、新疆、黑城佛教艺术藏品考察综述[J];敦煌研究;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德;;敦煌石窟艺术的中国化与中国南系佛教艺术散论——兼论南北“丝绸之路”有关问题[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2 茅子芳;;如何加强对宗教文物的保护[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3 史晓明;;克孜尔第81窟须大b媳旧坊某醪窖芯俊媛勖桌急诨南喙匚侍鈁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4 殷福兰;;库木吐喇谷口区第21窟壁画艺术初探[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5 彭杰;;龟兹石窟壁画中的地神[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6 霍巍;;于阗与藏西:考古材料所见吐蕃时期两地间的文化交流[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7 杜斗城;;从考古文物看陇山左右的金代佛教[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赵莉;;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贤愚经》故事研究[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9 刘松柏;;龟兹k芈谀欠鹪煜裼氪蟪朔鸾蘙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10 贾应逸;;“德国吐鲁番探险队”窃取库木吐喇石窟壁画的位置核对[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左五元;专家研讨鲁土司汉藏佛教艺术[N];中国文物报;2008年
2 黄亚琪;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展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敦煌研究院院长 樊锦诗;横亘在文明交融中的莫高窟[N];光明日报;2010年
4 记者 王小静;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首次发现地画[N];吐鲁番报(汉);2009年
5 陈百忠;莲手菩萨的绰约风姿[N];中国商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张轩;丝路文化沐彬州[N];咸阳日报;2008年
7 ;云冈夜叉[N];大同日报;2006年
8 李力;石窟寺中的壁画和泥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9 苑坚、白洁;解三星堆“千古之谜”,专家有新线索[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10 龚燕蟒;木雕金地藏[N];文汇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傅云仙;阿嵯耶观音造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2 朴城军;南诏大理国观音造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3 张常勇;商周青铜艺术身份认同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魏文斌;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雷玉华;巴中石窟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白文;关中唐代佛教造像的图像志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
7 任平山;克孜尔中心柱窟的图像构成[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8 刘颖;敦煌莫高窟吐蕃后期经变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晓莉;平凉地区宗教碑刻资料述论[D];兰州大学;2007年
2 李方;明清时期湖南佛教造像的区域性比较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2年
3 周琳丽;北魏时期敦煌壁画人物造型艺术语言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敏庆;明代北京大慧寺彩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聂书法;响堂山佛教石窟装饰纹样的分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周军;现实与理想的交汇[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Xh;天梯山壁画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兰燕;新疆米兰遗址壁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王金元;敦煌艺术再生的宗教意蕴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清;浅析魂瓶与古代灵魂敬畏[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81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081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