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北部乡村民俗对汉文化记忆的本土化建构
[Abstract]:Fengfa Village, a field investigation site in this study, is an ancient village in Haiphong City, northern Vietnam. In the history of Sino-Vietnamese communication, there have been three "Battle of Baiteng River" between the feudal dynasties of China and Vietnam in the sea entrance near Haiphong in the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The traditional folk customs of worship of the city god and goddess have been inherited from the coastal defense until now. The sacrificial activities held regularly in the village community continue to pass on the historical memory of the "hero ancestors" through the ritual exhib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mem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etnamese native culture and Han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Han culture,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folk deity system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Vietnam.
【作者单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岭南女神的比较研究”(项目号:GD12YSH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庆,游明谦;现代越南华人的文化要素及其与社会的融合[J];八桂侨刊;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祥林;;禹羌文化·族群意识·遗产资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户晓辉;;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性的时间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洪九来;;在场与追忆——《东方杂志》建构“辛亥革命”话语的历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刘伟;张佩佩;;南京国民政府国庆纪念中的辛亥记忆[J];安徽史学;2011年03期
5 华智亚;;族谱、民俗生活与村民的记忆——对安徽T村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曾纳;;囚禁的枷锁还是放飞的自由——论托妮·莫里森《天堂》中的记忆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7 叶展;;从集体记忆的角度解读《六月庆典》中的父子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8 陈君;;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化展演——以浙东楚门铁梗游行为个案[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汪孔丰;;民俗学教学视阈下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10 张蜀津;;“国家史”的编纂与民族国家集体记忆的建构 论“十七年电影”中的民国叙述[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珂;吴斐琼;;现代虚拟港与集体记忆强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另类尝试[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孙信茹;朱凌飞;;都市中的“媒介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媒介传播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5 张桃洲;;存在的几副面孔——从《入梅丛书》看199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的语言与现实[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罗正副;;民族文化的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云”仪式为例[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7 田兴国;;水浒忠┕壅逡閇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8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9 黄启峰;;地景 记忆 权力——郭松h∷档奶ū笔樾囱芯縖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蓝炯熹;;盘瓠传说的理解、曲解和误解——畲民图腾文化再研究[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艾娟;知青集体记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马京;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5 陶宇;单位制变迁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身份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7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姜南;云南诸葛亮南征传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晓斌;工业遗产与地方社会变迁[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鹏;太湖新城南泉古镇竞合模式下的再生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朱沛升;“文革”——沉重的集体记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們;电视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报道策略及功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吉方;原真性视角下的周新古镇保护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6 王柳润;观看羌历年[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胡光伟;流散:找寻适意的家居[D];西北大学;2011年
8 刘婷;郑州回族婚俗变迁与现代化[D];河南大学;2011年
9 杨阳;《仁慈》中人物自卑心理解读[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康慕云;大学仪典教育功能的实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耳;越南北部纪行[J];教育艺术;2004年04期
2 R·B·史密斯;李军;;越南的诞生[J];印度支那;1986年02期
3 曹辉 ,李宾宾;越南学者发现“越南”国名使用的最早记载[J];东南亚;1991年04期
4 徐祖祥;;中越边境政治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深析越南北部地区的复杂宗教生态[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09期
5 司马平邦;;深深的《红河》静静的震撼[J];今日民航;2009年05期
6 希甫;;神秘的古岭南[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04期
7 戴云良;;红河影像志[J];中国三峡;2014年05期
8 盘金贵;李云霞;滕成达;;越南北部山区贫困程度及发展政策——越南河江省南明县南达屯、南民屯瑶族村寨调查[J];红河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范仁源;我驾越南"抱腰车"[J];安全与健康;2005年08期
10 欣欣;;中越边境民俗风情[J];职高生;199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国炎;;越南北部的布依族及其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汪继武;顾朝曦会见越南北部四省人委会副主席[N];云南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杨清;中国广西与越南北部省市经贸合作高层论坛在河内举行[N];广西日报;2005年
3 记者 书贵 李利军;河老口岸贸易额突破40亿元[N];云南经济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黄琪晨;掘金越南 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可期[N];民营经济报;2007年
5 见习记者 赵广道;“海鸥”致广西报案激增 保险估损近4000万元[N];中国保险报;2014年
,本文编号:2158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15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