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慈航法师:吾爱吾教,亦爱吾国

发布时间:2018-10-17 15:52
【摘要】:正追随太虚弘扬人间佛教出家后,慈航云游四方,参访名寺,际遇多位名师修学佛法。1927年,慈航前往厦门南普陀寺,进入太虚大师主持的闽南佛学院求学。不久因闽院闹学潮,慈航被迫离开。慈航在闽院只呆了3个月时间,只听了太虚几堂课,但这短暂的求学生涯改变了慈航一生,成为其追随太虚之始。慈航从此服膺太虚大师的佛教革命精神和人间佛教思想,成为太虚忠实弟子。
[Abstract]:In 1927, Ci sailed to Nanpu Temple in Xiamen and entered the South Fujian Buddhist School under the auspices of Taixu to study. Soon the school was forced to leave as a result of the school's troubles. Mr. Keats spent three months in the Academy, listening only to a few classes, but the brief school career changed Ci's life and became the beginning of its follow-up. On the basis of the Buddhist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the human Buddhism thought of the master of Taixu, Ci Hang has become a faithful disciple of Taixu.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编号2012SJD720009,“佛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尚全;;印顺思想脉络论[J];佛学研究;2005年00期

2 王易;;太虚大师之人间佛教思想的阐释[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杨航;;中国传统文化转型的有益探索——略论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及他方净土思想[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杨曾文;实践人间是佛教思想的楷模——纪念真禅法师圆寂十周年[J];佛教文化;2005年05期

5 濮文起;;“人间佛教”理念的发展历程[J];中国宗教;2006年02期

6 王仲尧;;弘一大师与近代人间佛教略志[J];嘉兴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韩传强;;人间佛教与当代伦理——2010年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03期

8 刘旭;;“人间佛教”的问题及都市佛教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01期

9 邓子美;;茗山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J];佛教文化;2006年05期

10 陈卫华;;出世与入世:人间佛教的分际——以太虚和蒋介石关系的个案研究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守仁;;新兴“人间佛教学”研究领域之发展课题:以台湾经验为例[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夏年;;关于“人间佛教”的思考[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梁容;;人间佛教的全球化与地域化之论述——论人间佛教的生态实践[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雪松;;管窥人间佛教的多元化理解——从对印顺导师《中国禅宗史》重新解读谈起[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成有;刘修志;;全球化背景下的佛教及佛教与民族的关系——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综述[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高原;;“智识”的科学与“真如”的佛法——太虚大师科学思想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刘成有;;印顺早期的信仰转向及其意义[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释永东;;小区大学与佛光山人间佛教在台湾的现代发展[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贾晋华;;古典禅与人间佛教[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吴有能;;当代台湾人间佛教全球化论述的一个侧面[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版编辑 温金玉 杨曾文 释理净 释济民 释悲寂 方林泉 戎雪海 释怡藏;佛学泰斗 改革先驱[N];中国民族报;2007年

2 ;玉佛禅寺与人间佛教的不解之缘[N];中国民族报;2007年

3 宗教所 何劲松;星云大师与“人间佛教”[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刘谦定;太虚法师与武昌佛学院[N];长江日报;2005年

5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 杨曾文;致力于国家发展进步是当代人间佛教的基本要求[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香港中联办协调部副部长 李平晔;佛教、基督宗教对生命本质和社会参与的比较思考[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靳朝辉;千年白塔 海天空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王鹰;宗教所举办“人间佛教的思想与实践”学术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白正梅;太虚大师与近代佛教改革[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黄夏年;报恩思想的现代意义[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觉醒;人间佛教的新形式[D];复旦大学;2011年

2 贲利;现代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吴树波;中国传统宗教的休闲智慧[D];浙江大学;2012年

4 玄宗女贵莲(释慧莲);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单侠;民国时期佛教革新研究(1919-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索南东主;藏族宗教语言的厘定及其历史意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彭欣;星云法师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方兰;法尊法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李广良;太虚唯识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阮登方;佛教戒定慧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凌航;现代性与印顺人间佛教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宋悦;演培人间佛教思想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蔡云韬;人间佛教与和谐社会的契合[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4 吴小丽;人间佛教的现实展开[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5 师彬;佛教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高原;察“科学之机”,识人间佛教[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李玲玲;试论佛教慈悲思想及其当代践履[D];郑州大学;2010年

8 张晓芳;论人间佛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刘栅延;陈兵“人间佛教”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晓芳;论人间佛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77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277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5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