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千岁宝掌与中国民间宗教

发布时间:2018-10-19 11:46
【摘要】:本文是首次对中国历史记载中的传奇人物“千岁宝掌”进行全面探索的学术性论文。在中国境内的所有寺庙中,湖北的老祖寺、浙江的宝掌寺都与“千岁宝掌”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探索千岁宝掌对进一步了解这些地区的历史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千岁宝掌”这一人物形象首见于南宋嘉泰时期,有关他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浙江的一些县志与禅宗文献中。本文将《五灯会元.嘉泰普灯录》和《嘉泰会稽志》中对“千岁宝掌”的记载进行了比较,认为这两者是迄今为止有关“千岁宝掌”的最早文献记录。 通过对浙江县志的比较研究,作者认为:在《嘉泰会稽志》中有关宝掌的记载,是以口头传播的方式,而被该书的作者施宿采录.目前,这一观点虽尚未得到完全证实,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宝掌的故事至少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与此同时,作者还注意到,对于宝掌的宗教身份,不同的文献中有所出入。在《嘉泰会稽志》中,作为禅门中人的宝掌,却成为一位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的人物,甚至有着炼丹这样的宗教实践。然而考察《嘉泰普灯录》,却没有这样的记载。由此,推知两者 本文的研究还涉及到作为中天竺开山人物的“千岁宝掌”研究。与此同时,对有关“千岁宝掌”的元代文学诗歌进行了分析,了解到“千岁宝掌”在元代的江浙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五灯会元》中记载了宝掌、千岁宝掌在明代与峨眉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者认为当时的四川入,充分利用了《五灯会元》中关于宝掌和峨眉山的记录,以此作为宣传媒介,使得峨眉山更具名气。同时,清初的湖北老祖寺亦有此举。 要之,本文通过“千岁宝掌”这个人物和事迹,得出中国民间宗教的包容性特征。在附录中,收集了众多有关“千岁宝掌”的原始文献,希望能对后来的学者继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Abstract]:This paper is the first academic paper to explore the legendary character in Chinese history. Among all the temples in China, the old ancestral monasteries in Hubei Province and the Baozhang Temple in Zhejiang Provinc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iannian Baotou Temple".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these regions by exploring the Qiannian Baozhang Temple. The character of "Qiannianbao Zhang" was first seen in the Jiatai period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His records first appeared in some county records and Zen literature in Zhejiang. In this paper, we will describe the < five Lantern Carnival element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records of "Qiannianbao Zhang" between Jiataipu Lamp Records and Jiatai Huiji Chronicles, and thinks that these two records are the earliest documents about "Qiannian Baozhang" so far.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Zhejiang county record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records of Bao Zhang in Jiatai Hui Ji Zhi are recorded by Shi Suzai, the author of the book, in the way of oral communication. At present, although this view has not been fully confirmed, it can be explained to some extent that the story of Bao Zhang has appeared at least in the Tang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also noted that the religious identity of Baozhang, there is a discrepancy in the literature. In Jiatai Biography, as the treasure of people in Zen gate, it becomes a person with strong Taoism color, even has religious practice such as alchemy. However, there is no such record for the review of Catapult Lamp. Therefore, we can infer that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also involves the study of "Qiannianbao Zhang" as a character in the middle Tianzhu.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literature poems of Yuan Dynasty, and finds out that "Qiannian Baozhang" has certain influence in Jiangsu and Zhejiang areas of Yuan Dynasty. At the same time, Baozhang was recorded in "five Lantern Huiyuan", 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Emei Mountain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Sichuan entry at that time made full use of the records of Baozhang and Emei Mountain in Wulanhui Yuan. This as a propaganda medium, making Mount Emei more famous. At the same time, the early Qing Dynasty Hubei Old ancestral Temple also had this move. To sum up, this paper draws the inclusive character of Chinese folk religion through the characters and deeds of "Qiannian Baomang". In the appendix, we have collected many original documents about Chiyangpao,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later scholars.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宗奎 ,李桂奎;谈诸葛亮服饰与道教影响[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2 宁胜克;;试析中国古典神话的道教化现象[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郝光明;;论点摘编[J];中国道教;2010年06期

4 赵家旺;;瑶族宗教与道教的“三清”崇拜[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5 徐祖祥;试论云南瑶族鬼魂崇拜的道教化[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杨晓霭;李白游仙诗的道教化品格[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7 柴贺;;浅谈李白道教化的佛教思想[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1期

8 闫德亮;;神话与道教关系论——兼论神话与道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江省吾;;重庆弦歌[J];今日重庆;2009年05期

10 苟波;;明清时期道教神仙群体的几个重要来源[J];宗教学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申;;道教的本质[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2 刘永明;;敦煌占卜与道教初探——以P.2859《五兆要诀略》、《逆利占》为核心[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3 范正义;;试论闽台保生大帝信仰的传播[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朱人求;;董仲舒教化哲学[A];董仲舒思想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4年

5 徐朔方;;评《全真教和小说西游记》[A];首届《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6 虞永良;;河阳宝卷概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7 刘永明;;敦煌道教的世俗化之路——敦煌《发病书》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吴丽娱;汉唐盛世的郊祀比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曾玲;“中国”的与“东南亚”的郑和[N];光明日报;2003年

3 曾玲;东南亚视野中的“郑和”[N];广西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刘飚;文化产业精神文明强大推动器[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5 夏志前;瑶族宗教——作为生活方式的宗教[N];中国民族报;2007年

6 王建华;山西古建筑装饰图案的吉祥寓意[N];太原日报;2010年

7 孙家洲;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汉唐盛世学术研讨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张葛珊;城隍与城隍庙[N];中国民族报;2005年

9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谢晖;法学知识能否承担新道统建构的重任[N];检察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育霞;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D];山东大学;2012年

2 张晓瑞;道教生态思想下的人居环境构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3 徐祖祥;瑶传道教及其与云南瑶族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罗文卿;唐前游仙文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范淑英;古意:一种艺术风格的美术考古[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7 蔺熙民;隋唐时期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兴芬;唐前传说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臧慧远;《西游记》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易(Joseph C. Williams);千岁宝掌与中国民间宗教[D];浙江大学;2012年

2 周芹;《道藏》中的元代小说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夏丹;道教与明代神魔小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俊林;唐传奇与道教[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明娟;20世纪上半叶浙江道教史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赵树龙;《道士吉凶仪》校释及初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袁朗;陈治安《南华真经本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侯素馨;唐代桃源诗探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寿苹;《拾遗记》三论[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张艳;宋前“桃源体”小说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81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281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6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