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道教文化与“非遗”

发布时间:2018-10-19 17:47
【摘要】:在建设文化强国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已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作为生动刻写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活化石",对于彰显传统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非遗"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重经济价值开发轻文化价值挖掘、重外在形态保护轻内在精神弘扬的倾向,因而在从实践层面入手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同时,还应对其文化价值展开全方位的体认、解读和阐发。本组笔谈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众工艺等五个方面,分别就其与"非遗"保护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以揭示"非遗"的文化内涵,进而为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借鉴。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strong cultural power, enhancing the soft power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promoting Chinese culture to "go out",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non-heritag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 As a "living fossil" that vividly engraves the excellent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non-posthumou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veal the charm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o establish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However, the study of "non-posthumous" in our country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At present, there is a tendency of emphasizing economic value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value mining,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external form protection and neglecting the promotion of inner spirit, therefore, while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non-legacy" from the practical aspect, We should also understand, interpret and expound its cultural value in all aspects. From the five aspects of Confucian culture, Buddhist culture, Taoist culture, folk culture and popular arts and craf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the protection of "non-posthumous"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non-legac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non-legacy" to provide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体系与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ZDIXM02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继禹;第二届庐山道教文化研讨会感怀[J];中国道教;2000年05期

2 卿希泰;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J];中国道教;2000年06期

3 牟钟鉴;关于生活道教的思考[J];中国道教;2000年06期

4 吴洲;文化类型学研究的一部巨著——评《道教文化新典》[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5 卿希泰;在世纪之交展望道教文化的未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黄永锋;《道教文化新典》评介[J];宗教学研究;2000年02期

7 ;向上提升 向下扎根 对新世纪道教文化发展的期望[J];中国道教;2001年03期

8 卢世菊;道教文化与中国民间习俗[J];中国道教;2001年05期

9 章伟文;“道教文化与现代生活”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02期

10 丁培仁;道教与民俗浅议──以斋醮、礼俗为例[J];宗教学研究;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卿希泰;;试论道教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张应超;;新世纪中发扬光大道教文化的思考[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张金涛;柔弱;;新世纪道教前途走向之我见[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冯可珠;;二十一世纪道教如何立足社会[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张应超;;简论道教教义与道教承传及其和当代社会相适应[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马腾云;;纪念老子诞辰2574周年题词[A];老子故里话老子(第十一集)[C];2004年

7 盖建民;;从道教生命哲学看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8 李刚;;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9 李似珍;;道教网络建设之我见[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李刚;;二十一世纪道教文化展望[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赖晓莉;道教与世界[N];成都日报;2006年

2 孙浩然;道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中国民族报;2006年

3 宋文英;加强道教文化旅游的研究与开发[N];联合日报;2009年

4 李光照 本报记者 袁弘;“没事偷着乐”体现了道教中的乐观主义[N];成都日报;2009年

5 记者 蓝希峰;挖掘道教文化资源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民族报;2013年

6 牟钟鉴;开创东亚道教研究崭新局面[N];中国民族报;2014年

7 张开华 浦东新区政协委员 浦东新区道教协会副会长;浅谈道教对中华民俗文化的影响(下)[N];联合时报;2014年

8 胡锐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道教文化开发中不能忽视的重要遗产[N];中国民族报;2014年

9 贵州省道教协会会长 张崇新;发挥道教传统优势 服务五大改革目标[N];贵州民族报;2014年

10 赵洁民 刘月霞 侯志华;道教的生死智慧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启示[N];中国民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闵丽;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道教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袁瑾;汉传佛教瑜伽焰口与全真道教铁罐施食仪式音乐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张子建;不二法门本体论视野下的道教、藏传佛教修行原理钩沉[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香凤;龙虎山道教文化与旅游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笛;道教文化在土家族丧葬绘画中的体现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3 苌乾坤;安徽齐云山道教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 杜莹;中国古代道教科技文献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5 李西林;鄂西清太坪镇道教文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6 黄欣;敦煌道教类书文献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7 王梦s,

本文编号:2281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281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5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