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北方与敦煌北朝隋代石窟天井图样考察
发布时间:2018-10-23 15:14
【摘要】: 北朝、隋代石窟天井图样,作为一个丰富而复杂的系统存在,在承负建筑装饰功用的同时,反映出当时频繁的文化交流信息,又具有一定的审美和思想内涵。 然而,长期以来石窟艺术研究者们,似乎没有给予天井图样必要的关心,天井图样的内涵和发展脉络学界还不很清楚。本稿以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学界已经披露的资料,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比较系统地梳理所收集资料,力图揭示北朝隋代石窟天井图样发展的客观规律。 北朝、隋代石窟天井图样呈现一体化发展过程,在地域上可以分为敦煌与中原北方两个系统。敦煌莫高窟天井图样以四角叠涩形式为主要特征。普通四角叠涩图样由莲心、抹角和边带三部分组成,宝盖式四角叠涩图样增加了垂幔部分。莫高窟四角叠涩天井图样,由西域石窟天井四角叠涩立体建筑形式发展而来,已经程式化图案化,发展过程中又出现垂幔,形成汉文化的宝盖式样。四角叠涩图形中装饰的莲花、西域式飞天、以及多种植物和几何形纹样,往往可以在吐鲁番和库车石窟中找到源头,中原式飞天、忍冬纹样又反映了与中原的联系。这种情况,与敦煌所处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的地理位置密切关联。 中原北方地区石窟天井图样保存比较完整者,几乎集中在东部地方的山西、河南、河北、辽宁,以莲花与飞天的组合为主要特征。大体可以分为两组,一组为方格式布局、复瓣莲花、西域式飞天,流行于北魏中晚期,另一组为向心式布局、单瓣莲花、中原式飞天,流行于北魏晚期至隋代。两组天井图样在北魏晚期交错存在。云冈北魏中期石窟天井所见四角叠涩图形、西域式飞天,又反映了与敦煌的联系。 莲花作为天井图样的核心因素,成为人们期望将来往生的净土世界象征。飘舞的飞天,将梦幻佛国变成生机的世界。在中原北方与敦煌汉文化土壤中容纳着无尽西域风情,正是北朝隋代石窟天井图样的魅力所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879.2
本文编号:2289621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87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关友惠;莫高窟隋代图案初探[J];敦煌研究;1983年00期
2 酒井敦子 ,李静杰;南北朝时期的植物云气纹样[J];敦煌研究;2003年02期
3 暨远志;酒泉地区早期石窟分期试论[J];敦煌研究;1996年01期
4 金维诺;;智慧的花朵——谈敦煌图案的艺术成就[J];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08期
5 常书鸿;;谈敦煌图案[J];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08期
,本文编号:2289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289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