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创造观:中西哲学会通建设的新视点——从《圣经》与《说文》谈起

发布时间:2019-06-19 04:51
【摘要】:以《圣经》与《说文》为例,分析中西创造观的演进过程和特点,比较中西创造观的异同,进而综合中西创造观各自之长,从创造成果、创造过程、创造境界和创造本性等不同视角,对创造内涵作出四维一体的界定。创造观变革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中西会通"创学"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Abstract]:Taking the Bible and Shuo Wen as examp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reative views, compa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reative views, and then synthesizes the strength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reative views, and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of creation in four dimension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uch as creative achievements, creative process, creative realm and creative nature. The reform of creative view is of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reative learning"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B1;B9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桥诚;段镇;;创造是什么?——四十位日本学者的创造观[J];上海青少年研究;1986年01期

2 高瑞泉;创造与传统──简论“创造”价值之确立与演进[J];学术界;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昕;凌晨琛;;《创造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胡志强,刘仲林;对称臻美在规范场理论创造中的作用——从J.C.Maxwell、A.Einstein到杨振宁[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李光燕;王德群;;《神农本草经》水苏考[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3期

4 杨琦;李舒连;;在工程训练中渐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黄丹华;;“黄”字源流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董新春;消费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孔庆龙;侯海坤;;农民视野中的土地——对甘青人口较少民族农村土地使用状况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6期

8 孙进;;德国大学教育的日常文化与创造力培养——一项在德国波鸿大学的案例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9 杨颉;姜燕媛;;大学生成就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10 黎莉;;浅析《墨子》中“或”字的用法[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严宗泽;;从贴近式到全程化: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论略[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罗玲玲;;创意产业兴起的条件及其思考[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陈雅兰;曾晓思;苏国文;;原始性创新的研究路径、方法探析——以生理学及医学领域为例[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4 王钊;储丽红;于翠;袁素霞;明军;刘春;;中国萱草文化探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2[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4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余礼凤;雅俗之间:徐

本文编号:2502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502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9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