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浅析后期维特根斯坦宗教观

发布时间:2020-08-13 17:29
【摘要】: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一生中,他并没有系统地提出过任何宗教理论,甚至都不是一名真正的宗教徒,但是他却拥有着浓厚的宗教情怀,并积极热情地关注宗教中的各种问题。在国内很少有学者去研究维特根斯坦的宗教思想,大部分学者都是从其他方面来探究他的理论,包括语言哲学、逻辑学、心理学、数学哲学、现象学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维特根斯坦的宗教思想不值得去研究,而是因为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在后期明显地发生了变化。他在后期的宗教思想与常人所接受的宗教思想是存在鸿沟的。维特根斯坦宗教思想的形成除了受到家庭环境以及个人性格的影响,还受到了托尔斯泰、克尔凯郭尔、詹姆斯等人的影响,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使得维特根斯坦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思想。本文将从三个维度来分析维特根斯坦的宗教观,即从“语言游戏”、“生活形式”以及对上帝概念三方面来具体分析其宗教观点。首先,从语言游戏角度来看,他认为宗教中的语言游戏规则是不以某一历史、某一超越性的假设或者是一切特别形式的理解方法为基础的。他把宗教看成一个全然封闭的语言游戏,认为人们参与宗教实践的方式,仅仅是使用特定的词语形式或特定的语言游戏,而与其他任何行为无关。其次,从生活形式角度来看,他认为宗教信仰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形式,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拥有的一种人生态度。人们从一个无宗教信仰者转变成宗教信仰者的过程实质上是完全改变他们的生活形式的过程。宗教信仰者的生活观根植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形式中,所以,宗教是一种来源于实际生活的体验。最后,就上帝的概念而言,他强调证明上帝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并且反对用理性证据去证明上帝的存在。人生的意义就是在实际生活中坚定地信仰上帝。事实上,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宗教观否认人的理性作用。如果从维特根斯坦的立场来看,其宗教信仰与科学理性精神是完全不同的立场。从当前人们的生活形式来看,科学一方面导致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但与此同时,现代人日益空虚的精神生活,实际上违背了维特根斯坦所提倡的信仰生活。当然,维特根斯坦并不否认科学与理性的进步作用,但如果要克服人类的精神空虚以及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的话,宗教的作用将是无可替代的。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B9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佳辉;;马克思宗教观及其当代价值探析[J];学理论;2019年02期

2 刘丽敏;;改革开放以来恩格斯宗教观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世界宗教研究;2019年02期

3 岑孝清;;关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之我见——兼评“宗教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J];科学与无神论;2014年04期

4 毛建儒;贺红;;论马克思的宗教观[J];科学与无神论;2017年02期

5 陈玉霞;;论汤因比的泛宗教观[J];学术交流;2016年11期

6 张茂泽;;简论马克思的宗教观[J];华夏文化;2016年04期

7 杨得雨;;从宗教产生的根源到克服宗教的途径——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批判[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8 常仁珂;崔佳;;浅析青年马克思宗教观的形成与演变[J];戏剧之家;2017年05期

9 张杰克;;梁启超的宗教观[J];中国宗教;2016年03期

10 杨万江;;论儒家宗法论宗教观的理论形态[J];原道;201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岑孝清;;关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之我见——兼评“宗教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A];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第4辑·2014)[C];2016年

2 梅良勇;魏瑞香;;瞿秋白的宗教观及其现实意义[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四辑)[C];2010年

3 杜继文;;是什么“宗教观”“宗教学”? 兼论“学术神学”——答《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发展中国宗教学》[A];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第4辑·2014)[C];2016年

4 孙振玉;;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宗教观[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2集)[C];2007年

5 孙振玉;;论科学发展观与科学宗教观[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首都师范大学课题组;林蓉蓉;丁永为;李婧;烟青;;构建“3×2”模式 提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实效性[A];统一战线理论研究(2014)[C];2015年

7 李士菊;;以人为本与科学无神论的宗教发展观[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许嘉璐;;人类是同父同母的兄弟——我的宗教观[A];世界汉语教学学会通讯2012年第1期(总第14期)[C];2012年

9 陈志强;;意大利人文主义宗教观历史地位浅析[A];南开史学(1991年第2期)[C];1991年

10 王树人(老树);尚新建新;;詹姆斯的经验主义宗教观——读《宗教经验种种》[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雪松;“太无成见”——梁启超的宗教观[N];中国民族报;2019年

2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 马立党;树立正确的宗教观[N];解放军报;2018年

3 陈荣富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发展的四个阶段两次飞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 何其敏;宗教观应该提上社会教育日程[N];中国民族报;2007年

5 记者 安普雪 杨舒淇;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是非观[N];海南报;2013年

6 牟钟鉴;中国古代的民族观与宗教观[N];中国民族报;2006年

7 魏德东;美国的进步主义宗教观[N];中国民族报;2016年

8 王建洲;在宗教法治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宗教观教育[N];中国民族报;2015年

9 龚学增;李维汉的宗教观[N];中国民族报;2006年

10 演讲人 牟钟鉴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 本报记者 陈鹏 整理;我国主流宗教观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创新[N];光明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韩轶;抵御渗透视域下大学生宗教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2 王冬丽;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李大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陈化北;安藤昌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巧俐;狄金森的宗教观与诗歌创作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李建平;语言、叙事与宗教传统[D];浙江大学;2014年

7 张俊波;刘述先宗教观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秦秋;马克思恩格斯宗教观的当代反思[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琼;浅析后期维特根斯坦宗教观[D];山西大学;2019年

2 刘改莲;马克思宗教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3 范再宏;列宁宗教观的当代价值研究[D];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18年

4 李玲娟;马克思宗教观及其当代价值[D];兰州大学;2018年

5 齐婷婷;毛泽东宗教观研究[D];聊城大学;2018年

6 白煜;马克思宗教观视域下大学生宗教观问题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8年

7 逄静;马克思的宗教观及其当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8 方楠;马克思宗教观与恩格斯宗教观之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9 康浩;马克思宗教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10 贺红;马克思宗教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价值与意义[D];太原科技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92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792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d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