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论1897到1914年间中德文化碰撞及传教士卫礼贤对中国文化传播所做的贡献

发布时间:2017-04-01 10:04

  本文关键词:论1897到1914年间中德文化碰撞及传教士卫礼贤对中国文化传播所做的贡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897年11月1日的夜晚,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省巨野县被杀害。德国殖民者以此为借口,侵占了胶州湾。1898年3月德国殖民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并在青岛建立了其殖民统治,开始对当地居民实行殖民统治。与此同时,大批德国士兵、商人以及传教士来到了青岛,以他们为载体的德国文化和以当地居民为载体的中国文化从此开始了碰撞与交流。 身在青岛的那些德国传教士们作为特殊群体应不能被忽视。当年大多数传教士生活在当地乡村,与当也人接触密切,这个特殊群体的首要任务是传教,企图把中国人改造成虔诚的基督徒,心甘情愿地归顺德国殖民统治。为达此目的,这些传教士们不遗余力地采取多种手段和一系列措施:比如除了传统的发展信徒和建立教区以外,他们还积极建校办学,建立医院和孤儿院,造福当地居民,以此博得中国人的好感。 在来华的这些德国传教士们中间,卫礼贤可称得上是特例。卫礼贤原名理查德·威廉,1873年出生于德国图宾根,1899年作为德国同善会的传教士来到青岛。他自称“从未为一个中国人洗过礼”,成了一个“不传教的传教士”。卫礼贤在中国生活了25年,前22年在青岛,后3年在北京。期间,他经历了中国社会从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动荡与裂变。 作为一名传教士,卫礼贤却一直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清朝文化名流交往甚篇,并与他们建立起深厚友谊。1913年春,他在国学大师劳乃宣指导下开始翻译《易经》,1923年在北京译毕,1924年在德国付梓。除《易经》外,卫礼贤还将很多中国文化殿籍译成德语,如《论语》、《道德经》、《吕氏春秋》等。这些译著很快进入德国主流社会的视野,对像黑塞等当代德国知识精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外,卫礼贤还撰写了多部关于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著作,如《中国心灵》、《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等。其中,《中国心灵》早在1928年就被译成英文出版,在西方学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同时,卫礼贤对办学有着浓厚的兴趣,1901年春,在同善会的支持与资助下,卫礼贤在青岛建立了一所独立的校舍,将其定名为“礼贤书院”(今青岛九中),与其他传教士办学模式不同的是,礼贤书院并不以让学生皈依基督教为目的。主要表列在礼贤书院内不开设宗教课,学生在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同时,也要学习中国文化典籍。因办学功绩卓著,卫礼贤于1904年被清政府赏赐“四品顶戴” 本文将结合跨文化专播的相关理论和1897至1914年其间青岛作为德国租借地这段历史分析德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碰撞以及德车传教士卫礼贤为中德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贡献。其具体表现在:卫礼贤为什么被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所震撼,进而偏离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奉献毕生精力:究竟有哪些因素促使卫礼贤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传教士转变成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及其传统文化开启了一扇窗口;卫礼贤为译介中国传统文化究竟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中德两国文化界对卫礼贤所作出的贡献有何评价。
【关键词】:文化碰撞 传教士 卫礼贤 文化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75;G125;G151.6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1. Einleitung8-12
  • 1.1 Untersuchungshintergrund8-10
  • 1.2 Zielsctzung und Aufbau der Arbeit10-12
  • 2. Begegnung der deutschen Kultur mit der chinesischen im Anfang letzten Jahrhunderts12-21
  • 2.1 Kiautschou als deutsches Pachtgebiet: ein historischcr Hintergrund12-14
  • 2.2 Kulturelle Differenzen14-16
  • 2.3 Kulturelle Uberschneidungssituation16-18
  • 2.4 Die vicr interkulturellen Handlungsmuster18-21
  • 3.Missionarc als Vermittler zweier Kulturen21-28
  • 3.1 Gesehichttiche Betrachtung der missionarischen Tatigkeiten in China21-23
  • 3.2 Berufliche Tatigkeiten und Einsatzfclder von Missionaren23-26
  • 3.3 Respons der chinesischen Bevolkerung26-28
  • 4. Richard Wilhelm: Vom evangelischen Missionar zum begeistertenChinawissenschaftler28-43
  • 4.1 Biographie von Richard Wilhelm28-30
  • 4.2 Neue Missionsmethode von Richard Wilhelm30-40
  • 4.2.1 Interne Einflussfaktoren31-33
  • 4.2.2 Externe Einflussfaktoren33-40
  • 4.2.2.1 Der Einfluss des liberalen Standpunkts der Weimarer Mission33-35
  • 4.2.2.2 Christoph Blumhardt als Schwiegervater und Mentor Wilhelms35-38
  • 4.2.2.3 Ernst Faber als Bahnbrecher neuer Missionsmethode und sein Einfluss auf Wilhelm38-40
  • 4.3 Der Weg zum begeisterten Chinawissenschaftler40-43
  • 5. Kultureller Beitrag von Richard Wilhelm43-57
  • 5.1 Literarischer Beitrag43-53
  • 5.1.1 Beitrag zur Vermittlung der traditionellen chinesischen Kultur43-51
  • 5.1.1.1 Sein Ubersetzungswerk "I Ging"45-47
  • 5.1.1.2 Sein Ubersetzngswerk "Tao Te Ching"47-48
  • 5.1.1.3 Richard Wilhelm als Ubersetzer der chinesischen Lyrik48-50
  • 5.1.1.4 Andere Ubersetzungen50-51
  • 5.1.2 Seine eigenen Verfassungen51-53
  • 5.1.2.1 Seine Autobiographic "Die Seele Chinas"51-52
  • 5.1.2.2 Seine Verfassungen uber die chincsische Literatur und Kultur52-53
  • 5.2 Beitrag zum Schulwesen53-55
  • 5.3 Beitrag zum kulturellen Austausch zwischen Deutschland und China und Chinarezeption in Deutschland55-57
  • 6.Schlusskapitel57-60
  • Literaturvcrzeichnis60-65
  • Danksagung65-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锐;卫礼贤的汉学生涯[J];德国研究;2004年01期

2 苏位智;传教士·公正舆论·教案——由义和团时期的卫礼贤所想到的[J];清史研究;2003年02期

3 孙立新;卫礼贤论东西方文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郑天星;传教士与中学西渐———以德国汉学家卫礼贤为中心[J];宗教学研究;1997年02期

5 郑连根;;卫礼贤和他的“中国心灵”——读《中国心灵》[J];书屋;2006年08期

6 陆安;;痴迷中国文化的德国汉学家卫礼贤[J];文史春秋;2008年05期

7 刘胜茂;;卫礼贤与礼贤书院[J];春秋;2009年06期

8 翟广顺;;卫礼贤与青岛礼贤书院[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薛华;简释玄同[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魏家国;;“中学西播”的大汉学家理查德·威廉[J];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燕;;明末福建士大夫与天主教传教士的对话[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晟文;;1918~1955年加拿大法裔耶稣会士在徐州传教过程初探[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胡其柱;;晚清“自由”语词的生成考略:1820~1900年代[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胡孚琛;;道教内丹学的西传和科学解释[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5 陈建华;;清末基督教会教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6 赵海涛;;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A];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陈永涛;;近代传教运动中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两种基本态度及简评[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顾卫民;;晚清政府与罗马教廷关系史略[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9 秦和平;;清季四川民众敌视天主教的历史考察[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10 谢铭;;论马赖与天主教在广西的传播[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胜茂;卫礼贤与礼贤书院[N];联合日报;2009年

2 袁志英;听贝廷娜讲她爷爷的故事[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汉学在德语地区:历史与命运[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4 华南师大心理系 陈静 高岚;荣格的中国情结[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陈涛;“主体的迁变”:文化外交的理想目标[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曾艳兵;卡夫卡与老庄哲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程炳生 整理;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社会[N];社会科学报;2005年

8 杨 欢;本土自鸣钟价高一筹[N];中国商报;2005年

9 林慧;市场培育需要传教士精神[N];期货日报;2006年

10 邹愚;财富“传教士”[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觉醒的中国”: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革命[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蒋有亮;近代中加文化交流史——一曲传教士的悲歌[D];复旦大学;2010年

3 崔华杰;传教士学者与中国历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张向东;明末清初传教士身份认同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D];山东大学;2013年

5 李颖;基督拯救中国?——伦敦会传教士麦嘉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林立强;美国传教士卢公明与晚清福建社会[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尹延安;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化研究(1815-1907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义海;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D];苏州大学;2002年

9 岳峰;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英国汉学家理雅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程小娟;圣经汉译中“God”的翻译讨论及接受[D];河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潇;论1897到1914年间中德文化碰撞及传教士卫礼贤对中国文化传播所做的贡献[D];青岛大学;2013年

2 李培培;百年回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宋姣;从传教士到“两个世界的使者”[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吴霞;英国伦敦会传教士艾约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龙伟;传教士视野中的20年代四川基督教运动[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李剑;传教士在洋务教育中的活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熊晓曼;传教士与中国传统学术[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圣英;传教士李明和他的著作《中国现势新志》[D];外交学院;2001年

9 谭阳;中国近代小说繁荣之酝酿[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述军;《圣经》汉译及汉译《圣经》在中国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论1897到1914年间中德文化碰撞及传教士卫礼贤对中国文化传播所做的贡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0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80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a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