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雅兹迪族群信仰中的孔雀形象及后世观念的古代东方渊源
【学位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B93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三)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因信被害”:雅兹迪族群与“1872年请愿书”
第一节 雅兹迪族群概况及历史演进
(一) 雅兹迪族群概况
(二) 雅兹迪族群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1872年请愿书”
第三节 请愿书出台的历史背景及作用
第四节 当代雅兹迪族群的悲惨遭遇
(一) “阿拉伯之春”后中东地区雅兹迪族群的变化
(二) 雅兹迪族群变化原因分析
第二章 “信从何来”之一:雅兹迪族群孔雀形象之关联
第一节 雅兹迪族群不同版本创世神话中的孔雀形象
(一) 上帝创世说
(二) 上帝-雅丁创世说
(三) 其他创世说
第二节 古代印度人眼中的孔雀形象
(一) 婆罗门教中的孔雀形象
(二) 佛教中的孔雀形象
第三节 古代波斯及中亚、西域的孔雀形象
(一) 孔雀形象与森姆鲁之间的相似性
(二) 孔雀形象与森姆鲁之间的同源性
(三) 古代波斯孔雀形象之考古学发现
(四) 古代中亚、西域的孔雀形象
第四节 孔雀形象的象征意义
(一) 象征意义之一:孔雀象征全见、全能
(二) 象征意义之二:孔雀象征不死和再生
(三) 象征意义之三:神话中的孔雀意象
第三章 “信从何来”之二:雅兹迪族群后世观念的古代印度渊源
第一节 雅兹迪族群的“后世”观念及该问题的引申
第二节 “后世”观念的转化与在古代印度语境中的解答
(一) 对轮回的解释
(二) 关于轮回主体的争论
(三) 衣服譬喻朝向心性是否本净的转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872年请愿书”汉译
附录二 “1872年请愿书”德译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毅;梁启俊;;东伊朗人的琐罗亚斯德教与萨满教关系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年08期
2 巫新华;;新疆与中亚承兽青铜祭盘的琐罗亚斯德教文化意涵——从帕米尔高原吉尔赞喀勒墓群考古发现圣火坛中卵石数目谈起[J];新疆艺术(汉文);2017年03期
3 古海热木·尼亚孜;;琐罗亚斯德教(祆教,拜火教)在新疆的传播、发展、消失[J];赤子(上中旬);2014年09期
4 林悟殊;;波斯琐罗亚斯德教与中国古代的yE神崇拜[J];欧亚学刊;1999年00期
5 林悟殊;;20世纪中国琐罗亚斯德教研究述评[J];欧亚学刊;2000年00期
6 荣新江;;丝绸之路与琐罗亚斯德教的流行[J];世界遗产;2015年05期
7 任语桥;;琐罗亚斯德教[J];今古传奇(武侠版上半月版);2012年05期
8 林悟殊;;《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中译本序[J];欧亚学刊;2002年00期
9 罗世平;;中国的琐罗亚斯德教美术[J];中国书画;2012年05期
10 何方耀;;它山之石 典范之作——玛丽·博伊斯《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汉译本评介[J];西域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毕会成;辞典式教育的危机[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记者 茹捷;中国社科院专家到我市考察[N];闽东日报;2009年
3 王银田 暨南大学考古与文化遗产研究所;下颌托与祆教无关[N];中国文物报;2014年
4 赵匡为;中国宗教发展特点浅析[N];中国民族报;2002年
5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程林泉 张小丽 张翔宇;谈谈对北周李诞墓的几点认识[N];中国文物报;2005年
6 穆宏燕;伊朗文化传统的双重性[N];光明日报;2013年
7 刘海涛;书刊常用宗教术语辨析[N];中国民族报;2011年
8 文阁 邢福来 李明;北周墓与拜火教[N];陕西日报;2000年
9 ;发挥文物史证作用 促进新疆长治久安[N];新疆日报(汉);2014年
10 诗人、戏剧评论家、《空中生活》主编 周江林 整理;帝国的铁幕与终结[N];华夏时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虎恩博;中东雅兹迪族群信仰中的孔雀形象及后世观念的古代东方渊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9年
2 庞晓林;入华祆教圣火崇拜丛考[D];暨南大学;2018年
3 李昂;中国古代yE教美术遗存的互文性及其意义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爱红;祆教在古代山西的传布及影响[D];山西大学;2014年
5 曾超颖;帕尔西人的迁徙、经济崛起与慈善事业述论[D];暨南大学;2015年
6 詹放;托尔金神话体系里两种恶观的碰撞[D];中南大学;2008年
7 李晓嘉;萨珊王朝早期宗教政策研究—从坦萨尔到卡提尔[D];暨南大学;2017年
8 张思雯;永远的明天[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31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83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