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无我”
发布时间:2017-04-06 13:03
本文关键词:“自我”与“无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我”,即有关人自身的观念、认识。对自我的探讨是心理学中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主题,从心理学的哲学时期到现代主流心理学,一直没有停止过。不唯独心理学,佛学亦是如此。作为一种寻求解脱的学问,佛学对“自我”问题有着深彻的探讨,并形成了一套完备、圆融的体系,散发着夺目的智慧之光。在对自我的漫长而又艰苦的探索过程中,西方的心理学者惊讶的发现古老的佛教中蕴含着对自我的丰富而又宝贵的看法,而东西方的自我观也渐渐不谋而合。 本文以自我观为着眼点,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对西方心理学与佛教的自我观进行比较,力图促进二者的对话和交流,启迪人们对自我的探索和认识,并能切实指导人们的人生和实践。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心理学的源头,即早期哲学对自我的认识,及佛教对于我的总体认识,和佛教对自我实有观的批判。第二部分探讨了传统心理学对自我的认识及佛教的“假我”之说。第三部分探讨了后现代心理学派对自我的认识,以及佛教的“无我”观。第四部分探讨了超个人心理学派对自我的认识及佛教的“真我”观,通过以上的探讨,足可为执着于自我的当代人指点迷津,创造真正有价值的人生。
【关键词】:佛学 心理学 自我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94
【目录】:
- 前言5-8
- 第一章 “自我”的含义8-17
- 一、早期哲学心理学的自我观8-10
- 二、佛教对“我”的总体认识10-12
- 三、佛教对早期哲学“神我”观的驳斥12-17
- 第二章 传统心理学与佛教的自我观之比较17-29
- 一、传统心理学各派的自我观17-24
- 二、佛教的“假我”之说24-27
- 三、佛教与传统心理学自我观的比较27-29
- 第三章 后现代关系心理学派与佛教的自我观之比较29-44
- 一、后现代主义的自我观29-31
- 二、佛教“无我”观31-34
- 三、佛教对“五蕴非我”的论证34-44
- 第四章 超个人心理学派与佛教自我观之比较44-53
- 一、超个人心理学诞生的背景44-45
- 二、超个人心理学的自我观45-48
- 三、佛教的“真我”观48-53
- 结语53-54
- 主要参考文献54-57
- 声明57-58
- 后记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力力;原始佛教的“无我”论与“十四无记”[J];五台山研究;1994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自我”与“无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88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