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岱舆伊儒融合的人性论思想
发布时间:2017-04-06 15:09
本文关键词:王岱舆伊儒融合的人性论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中国伊斯兰教学者王岱舆对人性的论述,是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结合的典范,他提出了人性二元论的人性命题。采用比较的方法,王岱舆分析了中国思想史上人性善恶的种种观点。他一方面借用儒家语词和其表述方式,另一方面又批评了各种人性学说的不足,最后以颂扬伊斯兰教人性论为逻辑结论,把性命的本体归结为真主之造化。他的人性论是一个独特的人性论,他对人性的看法是二重的,在先天的层面上,他认为人性是善的,人具有灵性,人接近于完满;在现实层面上,他认为人性是恶的,人具有与神性相对的种种世俗的欲望。神性与人性都存在于人的身上,善性与恶性共同构成人的本质,所以他人性论既不同于主张人性纯恶的恶一元人性论,又不同于主张人性纯善的善一元论,而是善恶两重的人性论。不过他不认为善恶在人性中的地位是同等的,相反,他认为先天之善在人性中更为根本,他高于现实本性之恶。他认为善来自真主,恶出于人的偏私,并且认为“秉性”可以向“真性”靠拢,为了恢复真性,他还结合儒家关于“明明德”和“克己复礼”的思想提出了“大哉回回,乃清真之镜子,天地即彼之模范也。万物之拥护,直为全镜之形;教道之蹉磨,皆缘回镜之光。”的概念。这就是说,能按照圣人的教道,加强个人功修,“自己磋磨自己”(即朱熹所谓的“切己”),克己复礼,就能取得“身回太极之清,性回无极之真”的结果。这与张载所讲的“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的意思是一致的,只不过王岱舆的色彩更浓厚一些,并作了全面论述,更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 伊儒文化都重视人生的精神价值和道德价值,因此也都注重自我修养,认为要实现人生价值,提高思想境界,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完善理想人格,达到最高境界,必须坚持修养或修炼。本文又详细的论述了王岱舆关于人道德境界的看法和修持的方法,这些都有利于伊斯兰教社会道德的发展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只有个人有意识地遵循被社会广泛认同的道德规范,社会才会有秩序,才会和谐。他关于人性善的看法,正好可以为人道德的产生与实践提供人性上的理论依据。 另外王岱舆关于人性秉恶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社会的法律建设。人性既然具有恶的一面,那就意味着人自身具有一种否定性的倾向,它使人落后、消极,做出丑恶的事情,因此人不仅仅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活,否则,整个社会就会失去秩序回归丛林。 王岱舆善恶两重的人性论,既利于人道德的发展与实践,也利于社会的法律建设。也是说,他的人性论思想将道德与法律统一起来,使穆斯林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受到道德与法律的双重调节,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王岱舆 人性论 伊儒融合 理学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B968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8
- 前言8-11
- 第一章 王岱舆学术渊源及伊儒融合的条件11-18
- 一、伊儒融合的时代背景11-14
- 二、王岱舆其人14-15
- 三、王岱舆思想的学术渊源15-16
- 四、伊儒融合的学术条件16-18
- 第二章 王岱舆人性论及其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融合18-37
- 一、“真主造化”与理学“理气生化”的融合18-26
- 二、对理学“天命之谓性”“性分二元”的吸收26-30
- 三、现实的人性是分成不同等级的,气质可以变化、可以恢复真性30-37
- 第三章 王岱舆人性修养方法及其现实意义37-44
- 一、王岱舆的修养论37-38
- 二、王岱舆的修养方法38-41
- 三、王岱舆修养论的现实意义41-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48
- 后记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耀军;;中国伊斯兰哲学中的人性论与“以儒诠经”[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2 隋玉梅;从王岱舆看回族的人性善恶观[J];回族研究;1997年03期
3 伍贻业;伊斯兰教和西方文明以及儒家思想[J];回族研究;2005年03期
4 纳国昌;中国伊斯兰教与儒家学说[J];回族研究;1996年02期
5 阮冶;姚坚;李小龙;高长青;;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心理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6 金宜久;王岱舆的伊斯兰哲学本体论[J];宁夏社会科学;1989年01期
7 金贵;;《古兰经》人性思想的善恶两重性与穆斯林构建和谐社会[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8 刘贡南;;以儒释伊和以伊释儒的有机结合——对王岱舆以儒诠经思想的一种理解[J];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9 韩中义;;对当今世界伊斯兰教问题的几点思考[J];世界民族;2006年05期
10 姚学丽,陈昌文;试探中国伊斯兰教的心理慰藉和情感宣泄作用[J];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本文关键词:王岱舆伊儒融合的人性论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8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