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中部农区神山祭祀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01:16
本文关键词:西藏中部农区神山祭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藏族最为古老的崇拜对象之一,雅拉香波神山曾经在藏族历史上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至今它仍然是藏区几大著名神山之一。笔者试图通过对雅拉香波神山祭祀仪式的个案研究来展现西藏中部农区民间传统仪式活动的性质、结构和功能。作为藏族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文化活动之一,神山崇拜仪式储藏着藏族社会的历史记忆。本文力图通过“神与人”的互动模式,来理解该仪式活动所反映的藏族传统社会的等级结构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调适过程。不局限于前人神山崇拜仪式活动研究中常用的“信仰圈”或“祭祀圈”理论,更着力于展现传统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适应性和创造性。 关于藏族神山和山神,很多学者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笔者则把两者区分开来,首先是弄清藏族山神的历史渊源、发展轨迹以及现代神灵体系中山神的具体形貌。然后再梳理神山的体系以及雅拉香波神山在该体系中的具体地位和它在藏族传统文化中的价值。最后通过现代雅拉香波神山祭祀仪式来展现神山崇拜活动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历史文献法,通过现有的各种文献资料中的记载来理清藏族神山和山神的来龙去脉,及其在藏族传统文化中的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并以此作为分析的基础。再利用现代西方关于仪式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人类学家关于结构和功能的分析理论,对藏族神山崇拜仪式进行解读。最后是结合笔者实地田野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通过描述和分析现代西藏雅隆河谷中的雅拉香波神山崇拜仪式,发掘雅拉香波神山崇拜活动的社会意义,以及这种活动对西藏现代农区社会整合和文化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藏族神山 山神 雅拉香波 祭祀仪式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民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3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第一章 绪论8-19
- 1.1 选题意义8-9
- 1.2 研究综述9-17
- 1.2.1 关于藏族神山和山神体系的综合研究9-10
- 1.2.2 关于藏族神山和山神的某一方面的专题性研究10-13
- 1.2.2.1 藏族神山和山神的形态、特点及其变化过程10-11
- 1.2.2.2 藏族神山、山神的规模和影响力11-13
- 1.2.2.3 对某一著名藏族神山的个案研究13
- 1.2.3 关于藏族神山祭祀仪式的研究13-16
- 1.2.4 国外关于藏族神山和山神的研究概况16-17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7-19
- 第二章 藏族神灵体系中的山神19-33
- 2.1 远古时期的藏族山神20-23
- 2.1.1 从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看藏族山神20-22
- 2.1.2 从考古资料中看藏族神灵的来源22-23
- 2.1.3 文献著述中的雅拉香波山神23
- 2.2 发展壮大中的藏族山神23-28
- 2.2.1 山神的“大小”的之分和“善恶”的由来23-25
- 2.2.2 雅拉香波与西藏的其他神灵的关系25-28
- 2.2.2.1 雅拉香波与吐蕃王室25-26
- 2.2.2.2 雅拉香波与天界的其他神灵26-27
- 2.2.2.3 雅拉香波与藏族的“众神”27-28
- 2.3 跻身于佛教神灵系统中的藏族山神28-33
- 2.3.1 佛教盛行时期的藏族本土神灵28-29
- 2.3.2 山神的地位变迁29-33
- 第三章 藏族神山体系与雅拉香波神山33-45
- 3.1 西藏著名神山体系33-39
- 3.1.1 关于神山的形成与藏族神山体系33-36
- 3.1.1.1 神山产生的思想和社会根源33-34
- 3.1.1.2 藏族神山的不同来源34-35
- 3.1.1.3 体系化的藏族神山35-36
- 3.1.2 藏族神山的特点和作用36-39
- 3.1.2.1 藏族神山的特点37
- 3.1.2.2 藏族神山是神人沟通的必经渠道37-38
- 3.1.2.3 神山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代表38-39
- 3.2 雅拉香波神山崇拜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39-45
- 3.2.1 雅拉香波神山与吐蕃王室的神权39-40
- 3.2.2 雅拉香波神山地位的变迁40-45
- 3.2.2.1 不同地域空间中的藏族神山40-42
- 3.2.2.2 时代变迁中的雅拉香波神山42-43
- 3.2.2.3 当今的雅拉香波神山43-45
- 第四章 雅拉香波神山祭——人与神的共舞45-54
- 4.1 雅拉香波神山祭祀活动的结构45-49
- 4.1.1 祭祀活动过程46-47
- 4.1.2 仪式结构所体现的传统与现实的冲突与和融合47-49
- 4.2 雅拉香波神山祭祀仪式的功能49-54
- 4.2.1 传统文化中的宇宙秩序得以恢复与延续49-50
- 4.2.2 传统社会价值观对个人心灵的慰藉和民族区域社会的整合50-54
- 结论54-56
- 参考文献56-64
- 致谢词64-65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才让太;冈底斯神山崇拜及其周边的古代文化[J];中国藏学;1996年01期
2 才让太;;佛教传入吐蕃的年代可以推前[J];中国藏学;2007年03期
3 洲塔;;崇山祭神——论藏族神山观念对生态保护的客观作用[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4 汤振宇;;略论人类学仪式理论流派[J];理论界;2010年06期
5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理论的知识谱系[J];民俗研究;2003年02期
6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02年02期
7 扎洛;西藏农村的宗教权威及其公共服务——对于西藏农区五村的案例分析[J];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8 王川;;清代西藏地方的瓦合山神崇拜考述[J];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9 钟静静;;藏族煨桑仪式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德吉草;央宗;;西藏冈底斯神山崇拜的文化内涵[J];民族学刊;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才贝;阿尼玛卿山神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万代吉;藏族民间祭祀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西藏中部农区神山祭祀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1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9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