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诉诸于二维动画角色造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05:24
本文关键词:佛教文化诉诸于二维动画角色造型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佛教文化在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积淀和发展演化,它与儒、道并称为“释、道、儒”,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东方艺术与思维观念的典型代表。从佛教文化中挖掘其艺术元素和精神内涵,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手段。本论文正是采取这样的一种手段,试图将佛教文化融入动画角色造型的艺术创作中去,达到最终提升动画角色造型的文化价值的目的。 本论文的创作思路是这样展开的:首先,要将佛教文化融入动画角色造型,必须有一个有着佛学思想为支撑的故事脚本,根据故事脚本提取其中需要创作的人物角色,然后进行创作。所以,我通过大量涉猎与佛教有关的文学作品后,在论文的前期部分形成了《欲的零度》这一故事脚本。然后从此故事脚本中提取人物角色,进入到角色创作阶段。在人物角色创作的起初阶段通过对佛教绘画的进一步了解,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寺庙壁画图和能代表佛教文化的符号元素进行创作,设定后发现创作出来的人物角色大都形似神不似。针对这一问题,我在人物设定的后期阶段,我通过对佛教文化精髓的领悟,将佛教文化中一些经典的教义和观点融入到角色造型中,使动画角色形象设定能够最终达到在神韵上体现佛教文化的目的。 总体说来,本论文以动画人物设定为线索,以佛教文化融入角色造型为核心进行论述和创作展开。从创作的有佛教色彩的脚本《欲的零度》中提取人物角色,并根据角色性格进行创作,创作过程中从开始的吸取佛教绘画元素进行创作,到后来的通过对佛教文化不断深入理解后,从佛教文化层面去展开创作,最终形成《欲的零度》的人设定稿。
【关键词】:佛教文化 艺术元素 角色造型 人物角色 人物设定创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2
- 1、课题研究的背景9
- 2、课题研究的内容9-10
- 3、课题研究的意义10-11
- 4、本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及特色与创新处11-12
- 第一章 创作源起12-14
- 1.1 兴趣源起12
- 1.2 现状源起12-14
- 第二章 《欲的零度》的脚本及人物角色14-19
- 2.1 《欲的零度》脚本的创作14-17
- 2.1.1 关于《欲的零度》创作的灵感来源14-15
- 2.1.2 关于《欲的零度》所诉求的佛学精神15-17
- 2.2 《欲的零度》故事脚本中的人物角色分析17-19
- 2.2.1 《欲的零度》中的人物角色18
- 2.2.2 《欲的零度》中人物角色性格分析18-19
- 第三章 《欲的零度》的人物角色创作过程的两阶段19-36
- 3.1 “形似”创作阶段19-26
- 3.1.1 源于“白居寺壁画‘大成就者’造型”的人物设定稿一19-21
- 3.1.2 源于“莲花和菩萨耳饰”的人物设定稿二21-23
- 3.1.3 源于“佛教绘画中鬼怪造型”的人物设定稿三23-25
- 3.1.4 “形似”创作阶段定稿及感悟25-26
- 3.2 “神似”创作阶段26-36
- 3.2.1 源于佛教“四谛说”的人物设定稿一27-29
- 3.2.2 源于佛教“明心见性说”的人物设定稿二29-30
- 3.2.3 源于佛教“无明说”的人物设定稿三30-31
- 3.2.4 源于佛教“一花一世界说”的人物设定稿四31-33
- 3.2.5 源于佛教“平常心是道说”的人物设定稿五33-34
- 3.2.6 “神似”创作阶段定稿及感悟34-36
- 第四章 《欲的零度》人物角色设定的设计总结36-38
- 4.1 设计总结36
- 4.2 研究局限与不足36-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华铛 ,商华水;菩萨的造型[J];古建园林技术;2004年02期
2 赵彩霞;;“生本不乐”——浅谈史铁生作品中的佛学思想[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罗仙美;;看贾平凹创作中宗教渗入的表现[J];文教资料;2006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红;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申晟;动画角色设计的视觉语言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佛教文化诉诸于二维动画角色造型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92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