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当代心灵哲学视阈下的柏拉图灵魂观

发布时间:2017-04-08 05:26

  本文关键词:当代心灵哲学视阈下的柏拉图灵魂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灵魂概念,按我们今天的解释,它只有精神、心灵和意识的意义。但是,在古希腊哲学中,它不仅有精神的意义,而且有物质及其运动的意义,有物质和精神相互关系的意义,有认识论的意义,以及其它方面的意义。从人们对“灵魂”开始关注并加以研究以来,“灵魂”学说的内容一直在不断的丰富和拓展。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影响巨大。柏拉图循着苏格拉底所开辟的路径,继续对自我、灵魂进行深掘,在揭示灵魂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不仅丰富了人类关于心灵的认识,而且深化了心身、心物之间的区别和对立。因而有的西方学者誉之为“对心灵的结构提出有系统的说明的第一人” 本文在介绍了柏拉图之前的哲学家们对于“灵魂”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灵魂的构成、分类及等级;心身关系;灵魂的不朽和灵魂转世;灵魂与正义的总结等多个问题着手阐述了柏拉图的灵魂观。文章从柏拉图灵魂观是现代西方心灵哲学中对“心灵”本质探讨的源头;对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影响及其为为心灵哲学留下了“身”与“心”的关系问题研究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柏拉图灵魂观对心灵哲学发展的现代性意义。最后,文章对柏拉图的灵魂观及心灵哲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论述,指出,心灵哲学研究的趋势在于加强“意识”、“心灵”、“心灵形而上学”的研究以及中外心灵哲学的融合及跨学科发展。使得本文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最后,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说,柏拉图的灵魂观念关于灵魂运动不息的观点,而马克思主义主张事物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是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时候,要坚持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柏拉图的灵魂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也是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营养。
【关键词】:回忆说 心身二元论 心灵哲学 先验论 意识 心灵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502.232;B921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3
  • 第1章 灵魂的涵义及人们对灵魂的理解13-20
  • 1.1 “灵魂”的涵义13-15
  • 1.2 古希腊早期的灵魂学说15-20
  • 1.2.1 荷马的灵魂观15
  • 1.2.2 泰勒斯的灵魂观15-16
  • 1.2.3 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观16-17
  • 1.2.4 赫拉克利特的灵魂观17
  • 1.2.5 恩培多克勒的灵魂观17-18
  • 1.2.6 德谟克利特的灵魂观18-19
  • 1.2.7 苏格拉底的灵魂观19-20
  • 第2章 柏拉图灵魂学说的主要内容20-29
  • 2.1 灵魂的构成、分类及等级问题20-23
  • 2.1.1 灵魂的构成20-21
  • 2.1.2 灵魂的分类与等级21-23
  • 2.1.3 灵魂的上升23
  • 2.2 心身关系问题23-25
  • 2.3 灵魂不朽问题25-27
  • 2.4 灵魂与正义——灵魂学说的政治哲学、入学意义27-29
  • 第3章 柏拉图灵魂学说对后世的影响29-37
  • 3.1 对精神分析学的影响29-30
  • 3.2 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的源头活水30-32
  • 3.3 柏拉图的灵魂观对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影响32-35
  • 3.4 心身二元论和宗教二元论的渊数35-37
  • 第4章 关于发展心灵哲学研究的若干思考37-43
  • 4.1 自我及其复杂性38-39
  • 4.2 意识问题的深掘39-40
  • 4.3 心灵研究的新领域——心理内容的问题40-41
  • 4.4 心灵的本体论地位问题41-42
  • 4.5 中西心灵哲学的融合及跨学科发展42-43
  • 参考文献43-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裕华;;论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谢琰;柏拉图“理念—灵感”说与吠陀“二幻”论之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张祥龙;海德格与古希腊的前柏拉图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4 孙文超;;浅析柏拉图的灵魂观与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观[J];传承;2011年05期

5 高新民;西方心灵哲学的问题、前沿争论与历史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6 高新民;;弗洛伊德的心身学说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6期

7 王彩云;求真向善:人的存在状态──对柏拉图灵魂观的解读[J];齐鲁学刊;2000年03期

8 王新国;周俊萍;;柏拉图“灵魂不朽”学说阐释[J];求索;2008年07期

9 齐晶;;从灵魂不朽到拒斥死亡——柏拉图对话录《斐多》篇[J];社会科学家;2005年S1期

10 丁纪;柏拉图《斐多》篇论灵魂不朽[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新欢;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哲学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心灵哲学视阈下的柏拉图灵魂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92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b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