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试论隋唐时期佛教与世俗文化的融合

发布时间:2017-04-09 18:18

  本文关键词:试论隋唐时期佛教与世俗文化的融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隋唐时期,中国的佛教发展进入了兴盛期,并逐渐完成了中国化。山东作为隋唐时期佛教发展的重镇,具有研究的典型性。本文以山东地区为中心,将研究重点放在原始佛教文化与中国世俗文化的相互影响上,研究探讨佛教是如何对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政治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的,同时反映佛教逐步中国化的过程。 论文主体部分从思想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节日民俗四个大方面展开论述,并将济南灵岩寺单独列出研究。文章第一部分从佛教对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中国文化对佛教的影响三个角度论述。第二部分论述了佛教在世俗政治、社会经济两方面的表现。第三部分从知识结构、饮食和丧葬习俗、慈善活动三方面进行研究。第四部分从节日民俗中蕴含的佛教因素入手,通过论述新兴的佛教节日在隋唐时期演变为全民节日、传统节日融入佛教因素后更加兴盛、以及原本和佛教毫不相干的节日却成为僧俗共享的盛会,这三个角度来论证隋唐时期佛教与世俗文化的相互影响。 论文以灵岩寺为中心进行了考察。从士人、百姓、僧侣三个角度论证佛教与世俗文化的融合。之后又分析了寺院及周边地区的佛教金石资料,归纳当时当地的佛教信仰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以及佛教不同宗派信仰的分布特点,,以此来展现隋唐时期山东佛教的特点。 文章最后则归纳性的提出隋唐山东地区佛教的五大特点,分别是佛教处于儒家思想从属地位、借助政权之力发展、礼佛方式随意、宗法色彩浓郁、女性信徒成为生力军。
【关键词】:隋唐 佛教 山东 世俗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949
【目录】:
  • 内容提要5-6
  • Abstract6-8
  • 引言8-14
  • (一) 选题意义8
  • (二) 关于“隋唐”与“山东”的界定8-9
  • (三) 研究现状9-14
  • 一、 山东佛教兴盛概况14
  • 二、 山东佛教与世俗生活14-45
  • (一) 思想层面15-26
  • 1. 丰富人生智慧15-17
  • 2. 提供精神寄托17-19
  • 3. 充实哲学思想19
  • 4. 杂糅中国文化19-26
  • (二) 政治经济活动26-32
  • 1. 参与政治26-29
  • 2. 寺院经济29-31
  • 3. 会昌法难31-32
  • (三) 社会生活32-39
  • 1. 知识体系中的佛学32-34
  • 2. 生活习俗中的佛教34-37
  • 3. 佛教影响下的慈善37-39
  • (四) 节日民俗39-45
  • 1. 浴佛节39-41
  • 2. 元宵节41-42
  • 3. 鬼节42-43
  • 4. 腊八节43
  • 5. 其他节日民俗43-45
  • 三、 以灵岩寺为中心的考察45-52
  • 四、 山东地区佛教信仰的特点52-57
  • (一) 处于儒家思想从属地位52-53
  • (二) 主要借助政权之力发展53-54
  • (三) 礼佛方式随意54-55
  • (四) 宗法色彩浓厚55-56
  • (五) 女性信徒成为生力军56-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0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60-61
  • 感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四龙;民俗佛教的形成与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徐威;从北京传统节日和庙会看佛教对民俗文化的影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刘秀芳;;山西佛教文化探寻[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4 王慧慧;;浅析民俗佛教——兼谈世俗化与民众化的认识[J];敦煌学辑刊;2007年04期

5 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J];佛学研究;1999年00期

6 魏承思;;唐代佛教和孝亲观[J];法音;1985年06期

7 王栋梁;纪倩倩;;论唐代士僧交游的政治动因[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8 周相卿;隋唐时期佛教与法的关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李传军;金霞;;《父母恩重经》与唐代孝文化——兼谈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通儒”与“济俗”现象[J];孔子研究;2008年03期

10 孙九霞,马建钊;试论佛教中国化的重要特点[J];岭南文史;1999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试论隋唐时期佛教与世俗文化的融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95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b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