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7-04-10 12:20

  本文关键词: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间信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秋河村是平顶山市叶县任店镇的一座村庄,长期以来,这里就有着浓厚的民间信仰的氛围。当代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民间信仰涉入到乡村社区公共空间的建设之中,民间信仰的生命力在政府、乡村宗族等各种势力的缺失之下却依然茁壮成长,构成了乡村社区公共空间和社区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它能否起到引领与促进的作用,这对构建新农村与和谐社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本文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秋河村的人口、经济、公共设施的情况以及对秋河村宗族势力的调查,另外也简要说明了近些年来代表政府权力的村委会公共管理职能的削弱,村委会不能有效的带领村民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建设中来。秋河村是一个农业村,全村大部分人口都从事着粮食种植,自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农田被分包到户后,村内的诸多公共基础设施都处于停滞状态,甚至连村干部的选举都不能达成公共意志的统一,所以也直接导致了选举出来的村干部又不能代表全体村民行使公共权力,这又反过来促使了秋河村公共事务的全面瘫痪。对秋河村宗族势力的考察,是为了更全面的了解秋河村这个微型社会的社会结构。宗族构成了村庄治理的关键因素之一,宗族的影响在秋河村这样的中原腹地的乡村里表现并不显著,构成这一社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家庭。 文章的第二部分秋河村存在的宗教类型和发展状况,重点是在介绍民间信仰在秋河社区的表现和发展情况,特别是在建设秋河庙的过程当中,全体村民积极地参与到庙宇的建设当中,民间信仰也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和发展,村民在建庙这个公共活动当中,无疑在极大程度上加强了平时松散的社会网络,一个村里的人,无论认识还是不认识,无论是久为好友还是素未谋面,在这样的空间里,都不自觉地将自己投入在了一个共同体之中。文章重点还介绍了乡村中蛇的出现,并演化为这个地域社会的保护神,这对统领秋河村人的精神和道德有着积极的意义。对秋河建庙氛围的考察,把人们这一时期内的疯狂举动称之为“宗教节日的庆典”,主要是在强调宗教交流的意义,当宗教庆典摆脱官方、世俗的约束时,,它实际上已改变了一般交往与对话的意义,人们可以不拘形式甚至是一种极端的方式进行交流,人们更是在这种特殊的交流方式增加了对自我的身份认同感,人们也更加的增强了共同身份的认同。乡村巫婆,是民间权威的代表,也是村民信仰行为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文中描述了两种不同性质的乡村巫婆,虽然他们的行为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她们所起到的作用却是相同的,她们直接干预和塑造了村民的精神空间,对社区生活的调整和社区精神的塑造,起了引领和指导的作用。乡村香火社,是这一区域唯一一个具有村民自发性质非官方参与的联村组织,本文通过对秋河村香火社和它上一级的寺庄香火社的考察,其中涵盖了它们活动的内容,组织的形式、其上下级的关系以及香火社内部人员的组织形态都做了描述,反映了香火社这一社区组织在影响本社区村民的信仰活动和开拓了村民社区对外交往的空间的双重作用。村庙是秋河村最重要的公共活动的空间,人们在这个场所里进行求神敬神、娱乐、表演的活动,增强了社区内部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使人们不断强化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强化了这一社区作为一个共同体的融合程度。 文章的第三部分着重探讨在民间信仰笼罩下的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对秋河村常见的三种民间娱乐形式——打铜器、扭秧歌、打腰鼓做了简单的表述,考察了它们的演出形式、参与人员的结构、其内部的组织形态,表达它们对社区公共精神、道德塑造的积极意义。对秋河村民间信仰者参与社会公益的调查,虽然这一地区的公益活动大多还是零散的、个人的,缺少组织性,还是希望通过对民众参与公益的考察和探讨,来思考在思想领域还是从人力资源上都具有相当大的优势的民间信仰组织在未来农村社区社会救助网络的建设中能否起到积极地参与的意义。
【关键词】:民间信仰 公共空间 乡村秩序建构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7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11
  • 二、 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的建构已有研究成果11-14
  • 三、 研究的方法14-17
  • 第一章 秋河村和秋河村公共事务的开展17-21
  • 一、 秋河村概况17-18
  • 二、 村秋河村宗族势力调查18
  • 三、 村干部的选举及村委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削弱18-21
  • 第二章 民间信仰和乡村公共生活秩序的建构21-35
  • 一 秋河村存在的宗教类型及发展概况21-22
  • 二、 民间信仰的繁荣22
  • 三、 共建庙宇——全体村民集体参与的“节日庆典”22-27
  • (一) 建庙的始由和村民的参与23-24
  • (二) 蛇--神灵崇拜的象征24-26
  • (三) 宗教节日的庆典26-27
  • 四、 乡村巫婆--村民信仰行为的引领者和组织者27-28
  • 五、 乡村香火社--村民积极参与到社区外部空间的联村组织28-29
  • 六、 村庙——新的公共生活空间的开拓29-35
  • (一) 秋河村社区公共空间的变迁30-31
  • (二) 庙宇里以及围绕庙宇开展的活动31-35
  • 第三章 民间信仰投射下的社区文化生态35-39
  • 一、 民间娱乐活动--共塑社区的精神、道德35-37
  • 二、 民众互助——济贫助困与社会救助网络的重建37-39
  • 结语39-41
  • 参考文献41-42
  • 致谢42-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剑波;刘琪;;私人生活、公共空间与信仰实践——以云南福贡基督教会为中心的考察[J];开放时代;2009年02期

2 朱海龙;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与中国农村公共空间[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05期

3 李华伟;;乡村公共空间的变迁与民众生活秩序的建构——以豫西李村宗族、庙会与乡村基督教的互动为例[J];民俗研究;2008年04期

4 狄金华;;乡村巨变:社会转型还是国家转型?——从《乡土中国》到《新乡土中国》再到《乡村社会关键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扈海鹂;;变化社会中的乡村秩序与乡村文化[J];唯实;2008年12期

6 吴效群;;中式“狂欢节”——妙峰山庙会[J];中华文化画报;2006年05期

7 王鹤亭;近代淮阳乡村基层民间组织及嬗变[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96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b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