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分破空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02:18
  空是佛教哲学的特质,分破空作为三种空之一,是阿毗达磨论师常用的方法,即将粗显的法相逐渐分析、分解,直至极微细的状态。本文以说一切有部法相中的色法和心法为例,分别分析至极微和刹那状态,探讨其单一的存在形态,以明了分破空思想贯穿、演绎的过程。自性见是人类根深蒂固的错乱。分破空分析到最后,总难免存在实法。这最后的据点,不仅是分破空的理论困境,亦是自性见的表现之一。在《大乘大义章》中,鸠摩罗什站在中观宗的立场,主张缘起无自性空,以破斥自性见所带来的一系列理论缺陷。自性见将分破空和自性空连在一起。围绕实法有与因缘有,无我门与空法门,对分破空与自性空做深入比较、分析,以明了各自的理论建构与特质所在,亦彰显分破空思想的意义与局限。分破空思想固然有其局限和困境,不究竟也不了义,但通过层层分析,直至极微细的类似空无的状态,能渐渐破除对实法的执取和染着,并能体会到部分“空”的味道,是其意义和价值所在!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分破空与有部
    (一)色法之分破
        1、能造的四大种
        2、四大所造色
        3、极微
    (二)心心所法之分破
        1、心心所
        2、刹那念
二、分破空与自性见
    (一)自性见的含义
    (二)《大乘大义章》对分破空之评破
        1、实法有与因缘有
        2、无我门与空法门
三、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格义之学的兴衰及其佛学背景的演变[J]. 哈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2]有无之间、系心于佛——再论庐山慧远的法性思想[J]. 史经鹏.  世界宗教文化. 2015(02)
[3]浅淡鸠摩罗什对小乘毗昙的认识[J]. 向慧.  法音. 2015(03)
[4]东晋南北朝时期毗昙学研究状况综述[J]. 向慧.  中国佛学. 2015(01)
[5]浅析慧远大师“轮回主体我”的建立[J]. 宏正.  佛学研究. 2013(00)
[6]诸法实相与无性法性:从《大乘大义章》看鸠摩罗什对庐山慧远本体论思路的批判[J]. 覃江.  宗教学研究. 2012(02)
[7]《大毗婆沙论》中的极微说[J]. 许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8]印度古代哲学中的“极微”观念[J]. 姚卫群.  哲学分析. 2011(04)
[9]“法性”、“法身”与“神”——庐山慧远“法性”思想析论[J]. 解兴华.  世界宗教研究. 2011(03)
[10]慧远佛学思想的内在矛盾与展开[J]. 府建明.  学海. 2010(06)

博士论文
[1]从空性到佛性[D]. 张源旺.苏州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慧远佛学思想源流探讨[D]. 于林洋.西南大学 2011
[2]庐山慧远佛学思想研究[D]. 游云会.南昌大学 2010
[3]庐山慧远“实有”思想研究[D]. 陈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8
[4]《大乘大义章》试析[D]. 解兴华.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69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969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f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