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清真寺功能的传承与演变
发布时间:2017-04-11 04:00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清真寺功能的传承与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社会功能的多样化是中国清真寺的一个特点,清真寺不但是穆斯林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穆斯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活动的中心。 清真寺是穆斯林的主要宗教活动场所,因此,宗教功能是清真寺的基本功能,穆斯林每日进行的五次“拜功”、每周一次的“聚礼”、庆祝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纪念先知诞辰、庆贺婴儿出生、举办婚礼、悼念亡人等许多重大宗教活动都离不开清真寺。 中国的清真寺作为一个基层社会实体,又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在政治上,清真寺历来主动与主流社会相适应,传承着中国穆斯林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经济上从最初的对经济实体的依附关系逐渐走向自办自养的道路,并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文化教育方面则从最初简单的讲经说道逐步走向开展颇具特色的经堂教育,进而注重复合型穆斯林人才的培养,对教学方法、制度、教材等不断进行改革。另外,清真寺还在对外交往、民族团结、民族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功能。 本文对中国清真寺所具有的这些功能及其演变历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在求证和论述过程中,坚持历史的、客观求实的治学态度,采用有史有论、史论结合的方法,以历史发展为纵坐标,以个案分析为横坐标,力求将不同时期的清真寺功能放在特定时期的社会背景下予以考察,尽可能做到点面结合,史论并举。在此基础上,总结清真寺功能演变发展的规律和历史经验,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并做出相应的展望,进一步就清真寺在今后如何继续更好地发挥其特殊功能,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重要问题进行前瞻性探究。 显然,深入研究和考察清真寺功能及其发展与演变过程,不仅对于开展回族等中国穆斯林民族的历史文化及中国伊斯兰教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对于维护民族团结、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 清真寺 功能 传承 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967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8
- 一 绪论8-18
- 1.1 本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8-10
- 1.2 学术界关于中国清真寺功能的研究现状10-15
- 1.2.1 研究成果10-14
- 1.2.2 不足之处14-15
- 1.3 本文研究的难点、重点和创新之处15-16
- 1.3.1 研究的难点15-16
- 1.3.2 研究的重点和创新之处16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16-18
- 二 中国清真寺及其基本功能——宗教功能18-24
- 2.1 清真寺名称的由来及沿革18
- 2.2 清真寺与寺坊18-19
- 2.3 清真寺组织及其运作19-23
- 2.4 清真寺的基本功能——宗教功能23-24
- 三 中国清真寺的扩展功能——社会功能24-83
- 3.1 教育功能25-35
- 3.1.1 早期宗教教育形式25-26
- 3.1.2 明清时期的经堂教育26-28
- 3.1.3 经堂教育的局限及新式教育的出现28-29
- 3.1.4 当代清真寺宗教教育的新发展29-32
- 3.1.5 清真寺的美育教育32-35
- 3.2 经济功能35-48
- 3.2.1 唐宋以来清真寺经济的依附关系35-36
- 3.2.2 清到民国时期清真寺经济的经营模式及作用36-42
- 3.2.3 新中国时期清真寺经济的自办自养42-48
- 3.3 政治功能48-62
- 3.3.1 招邀蕃商、管理穆斯林内部事务48-50
- 3.3.2 祝延圣寿50-54
- 3.3.3 唤醒民众、宣传抗日54-56
- 3.3.4 宣传国家政策、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56-60
- 3.3.5 对清真寺与国家关系的思考60-62
- 3.4 民族团结功能62-75
- 3.4.1 族内团结互助功能62-67
- 3.4.2 族际团结功能67-70
- 3.4.3 提供民族认同场景70-72
- 3.4.4 组织协调作用72-75
- 3.5 对外交往功能75-83
- 3.5.1 外交功能75-81
- 3.5.2 促进国际间的团结互助81-83
- 四 当代中国清真寺社会功能的变革83-94
- 4.1 清真寺社会功能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83-89
- 4.1.1 宗教教育的改革83-84
- 4.1.2 清真寺经济的改革84-87
- 4.1.3 社会关系方面的调适87-89
- 4.2 清真寺社会功能变革的对策89-94
- 4.2.1 培养复合型的穆斯林人才89-90
- 4.2.2 挖掘清真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潜功能90-91
- 4.2.3 强化国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91-92
- 4.2.4 积极参与民间交往、做好民间形象大使92
- 4.2.5 为外来穆斯林提供身心安全和精神安慰92-94
- 五 结语94-98
- 参考文献98-105
- 附录105-107
- 致谢10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雅妮;;回族清真寺纠纷解决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玉君;当代撒拉族村级组织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马信;回族文化传承:经堂教育与学校教育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丽霞;社会转型时期清真寺的社会功能与乡村治理[D];兰州大学;2011年
2 买芬芬;晋城市回族人口分布的地理学解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马骁;民俗学视野下牛街礼拜寺的社会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孙瀛;西安大清真寺环境改造规划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5 和雨;沧州地区回族民居建筑艺术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清真寺功能的传承与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8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98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