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曼荼罗图像研究
本文关键词:敦煌石窟曼荼罗图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近年的密教学研究中,敦煌密教学研究是最受学者们关注的学科之一,但是对于敦煌石窟中曼荼罗图像的研究却不多见。敦煌石窟壁画中《真实摄经》系密教壁画遗存除盛唐、中唐时期仅出现的供养菩萨外,最早是出现在曹氏归义军时期榆林窟第35窟、第28窟中的金刚界五佛,至于坛城式的金刚界曼荼罗,直到西夏时期才得以出现,有四幅即榆林窟第3窟北壁和窟顶、东千佛洞第2窟窟顶、东千佛洞第5窟的四幅金刚界曼荼罗。但是,其中仅榆林窟第3窟北壁为完整的三十七尊金刚界大曼荼罗,其余三幅皆是其简略形式。 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释读敦煌石窟中的金刚界曼荼罗及其相关图像,其中亦包括与之相关的天王堂中幻化网曼荼罗和八大菩萨两个部分。借助日本学者的密教图像学研究法,本文对敦煌石窟中曼荼罗的宇宙观、组织结构及相关尊像的身色、位置、手印、持物、冠饰等诸多因素作以全方位的释读。首先,本文对庞大的《金刚顶经》及其仪轨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敦煌石窟中金刚界五佛、金刚界曼荼罗、四波罗蜜菩萨等尊形进行释读,并将其与印度、西藏等相关图像间作出比较研究,发现敦煌石窟的图像与印度、西藏间存在相异处,因此敦煌石窟中图像的所属系统及渊源是本文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除《真实摄经》以外,本文还对《幻化网怛特罗》、《秘密集会怛特罗》等中后期密教怛特罗给予充分的关注,并将这些图像在经典文献学和图像解释学之间做出比对。在此基础上,首次对天王堂穹隆体上方和下方土坛上八大菩萨像进行了释读。通过以上对这些图像的辨识,我们对宋代密教的传播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使我们认识到敦煌图像的系统及源流、艺术风格等问题是研究我国密教的关键。 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至第四章重点讨论敦煌石窟中《真实摄经》系密教图像,即以金刚界曼茶罗及其主要尊像为中心进行讨论,其中第一章是《金刚顶经》的传译史、第二章是敦煌石窟的金刚界五佛图像、第三章是敦煌石窟的金刚界曼荼罗图像及第四章是四波罗蜜菩萨与四明妃。第五章至第六章是以天王堂图像为核心,对上部穹隆顶幻化网曼荼罗图像和下部土坛及壁画的胎藏大日与八大菩萨分别进行分析。为第五章天王堂穹窿体图像辨识和第六章敦煌石窟的胎藏大日与八大菩萨像两章,文中最后是本文对上述各章的总结。
【关键词】:《真实摄经》 金刚界五佛 金刚界曼荼罗 天王堂 《瑜伽大教王经》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48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9
- 序章9-26
- 一、敦煌石窟中密教图像概述9-11
- 二、本文范围的界定11-12
- 三、国内外密教学研究现状12-24
- 四、论文主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及意义24-26
- 第一章 《金刚顶经》的传译史26-38
- 第一节 《金刚顶经》的成立与南天铁塔之说26-28
- 第二节 《金刚顶经》及其仪轨28-34
- 第三节 《金刚顶经》的结构及思想34-38
- 第二章 敦煌石窟的金刚界五佛图像38-69
- 第一节 金刚界五佛概说及其相关经典38-47
- 第二节 印度及西藏的金刚界五佛图像47-50
- 第三节 敦煌石窟的金刚界五佛图像50-62
- 第四节 榆林第4窟壁画上方的金刚界五佛图像62-69
- 第三章 敦煌石窟的金刚界曼荼罗图像69-93
- 第一节 金刚界曼荼罗的构造69-70
- 第二节 印度及唐密系金刚界曼荼罗图像70-75
- 第三节 敦煌石窟的金刚界曼荼罗图像75-81
- 第四节 敦煌石窟与西藏金刚界曼荼罗图像之比较81-93
- 第四章 四波罗蜜菩萨与四明妃93-106
- 第一节 四波罗蜜菩萨93-97
- 第二节 四明妃97-106
- 第五章 天王堂穹隆体图像辨识106-134
- 第一节 天王堂的年代及穹隆体图像106-108
- 第二节 《瑜伽大教王经》及幻化网曼荼罗108-113
- 第三节 印度《幻化网怛特罗》图像113-114
- 第四节 天王堂穹窿体曼荼罗的结构114-128
- 第五节 瞿昙寺新发现的文殊金刚四十三尊曼荼罗图像128-134
- 第六章 敦煌石窟的胎藏大日与八大菩萨像134-158
- 第一节 八大菩萨的文献资料134-135
- 第二节 印度的八大菩萨像遗例135-139
- 第三节 敦煌石窟的八大菩萨像139-148
- 第四节 西藏的八大菩萨像148-154
- 第五节 敦煌与印度、西藏八大菩萨像之比较154-158
- 结语158-166
- 附录一:参考文献166-184
- 附录二:插图目录184-190
- 后记1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文彬;白居寺壁画风格的渊源与形成[J];中国藏学;1995年01期
2 霍巍;西藏西部佛教石窟中的曼荼罗与东方曼荼罗世界[J];中国藏学;1998年03期
3 史金波;西夏的藏传佛教[J];中国藏学;2002年01期
4 谢继胜;;川青藏交界地区藏传摩崖石刻造像与题记分析——兼论吐蕃时期大日如来与八大菩萨造像渊源[J];中国藏学;2009年01期
5 霍巍;;敦煌莫高窟第465窟建窟史迹再探[J];中国藏学;2009年03期
6 孙修身;西夏占据沙州时间之我具[J];敦煌学辑刊;1991年02期
7 段文杰;晚期的莫高窟艺术[J];敦煌研究;1985年03期
8 罗华庆;莫高窟第444窟龛南后柱题记考辨[J];敦煌研究;1985年03期
9 段文杰;榆林窟党项蒙古政权时期的壁画艺术[J];敦煌研究;1989年04期
10 刘玉权;;再论西夏据瓜沙的时间及其相关问题[J];敦煌研究;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永增;;敦煌石窟中与禅观相关的几个问题[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霍巍;;于阗与藏西:考古材料所见吐蕃时期两地间的文化交流[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3 张长虹;吕红亮;霍巍;;中印边境考古调查记——以西藏佛教后弘期大译师仁钦桑布为中心[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 夏格旺堆 熊文彬 何伟 边顿 洛桑次仁 曲扎;[N];中国文物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晓星;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密教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刘颖;敦煌莫高窟吐蕃后期经变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党措;吐蕃时期法成在敦煌的密典传译及其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敦煌石窟曼荼罗图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04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