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西北地区东岳信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4 06:11

  本文关键词:西北地区东岳信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东岳信仰即对东岳泰山之神的信仰。东岳信仰最早源自于古老的山岳崇拜,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西北地区虽距离泰山千里之遥,但东岳信仰在秦汉之时就已被西北民众所接纳。东岳信仰在西北地区的传承与发展带有深刻的地方特色。本文的主旨也就在于东岳信仰在西北地区的“特色”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以东岳大帝为代表的东岳信仰,而并不包括碧霞元君信仰。本文通过对正史、地方志、文人笔记等梳理了西北地区东岳信仰的相关资料,运用历史地理学、宗教学、社会学等方法和理论对西北地区的东岳信仰进行探讨。 本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绪论部分,探讨了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相关的学术史回顾及本文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等。 正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考察西北地区的东岳信仰流源,其以宋朝为转折点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帝王贵族的封禅信仰为主,民间信仰为辅,后期转化为纯粹的民间信仰。第二章以东岳庙的分布来说明东岳信仰在西北地区的分布和传承特征,并分析了相关原因。从地方志的记载来看,西北地区的东岳庙最早可能修建于唐朝,在宋朝时开始大兴,明清特别是清中期达到普及。分布特征有三:一为由内地向边疆传播;二是“抱团式”发展,由关中向四周扩散;三为由城郊向乡村分布。第三章探讨了东岳信仰在西北地区的社会价值。东岳信仰的社会价值在于“精神寄托”价值、“祈雨”价值、“导人向善”的文教价值、“狂欢”价值。东岳信仰之所以能在西北地区立足并传承,并不单单一个国家正祀的称号,而是依靠其内在的“实用性”才得以长存。 结语部分,分析文章的创新与不足,总结研究意义。
【关键词】:西北地区 东岳信仰 东岳庙 社会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93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绪论8-16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8-9
  • 1、选题缘由8
  • 2、选题意义8-9
  • 二、学术史回顾9-12
  • 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文章结构12-16
  • 1、研究范围12
  • 2、研究方法12-13
  • 3、文章结构13-16
  • 第一章 西北地区的东岳信仰源流16-28
  • 一、东岳信仰在西北地区的萌芽16-17
  • 二、东岳信仰在西北地区的嵋起和补充17-21
  • 三、东岳信仰在西北地区的嬗变和普及21-24
  • 四、东岳信仰在西北地区的衰落与消亡24-26
  • 五、小结26-28
  • 第二章 东岳庙在西北地区的分布、特征及成因28-44
  • 一、东岳庙的修建28-29
  • 二、宋、元时期的东岳庙29-31
  • 三、明、清时期的东岳庙31-35
  • 四、自宋以后东岳庙的分布特征35-39
  • 五、东岳庙分布特征的成因浅析39-44
  • 第三章 东岳信仰在西北地区的社会价值44-54
  • 一、精神寄托价值45-47
  • 二、“祈雨”的价值47-49
  • 三、“导人向善”的文教价值49-50
  • 四、“狂欢”的价值50-54
  • 第四章 结语54-56
  • 附录56-68
  • 附录一:明代西北地区东岳庙分布表56-60
  • 附录二:清代西北地区东岳庙分布表60-68
  • 参考文献68-70
  • 致谢70-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范恩君;论碧霞元君信仰[J];中国道教;1995年02期

2 连劭名;汉晋解除文与道家方术[J];华夏考古;1998年04期

3 袁爱国;;泰山东岳庙会考识[J];民俗研究;1988年04期

4 吕继祥;泰山庙会述论[J];民俗研究;1994年01期

5 陶立t

本文编号:305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05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9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