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藏学的中道思想与宗教对话
发布时间:2017-04-14 06:16
本文关键词:如来藏学的中道思想与宗教对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名为“如来藏学的中道思想与宗教对话”。其中,如来藏学乃印度大乘佛教三大主流之一,是除了中观学、唯识学之外的另一重要学派,以标榜自性清净心为极则,之后便以此不共的佛性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佛教重点宗派的主要发展脉动。中道思想,不偏两边极端、持守中庸之道,则是人类文明渊远流长的精神遗产之一,自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提倡、东方儒道二家的强调,乃至于印度古老奥义文化的呈出以及佛教义理丰富又多元的表现,再再使得中道思想历久弥新,直至现代绵延不息。宗教对话,则是近百年来宗教学研究发达、宗教关系日趋密切之后,于当今宗教讨论中最为前沿的热点之一,它是理性危机后的一次反潮,是宗教复兴时的一种表征,更是全球化之际凝聚起的一项精神会遇,亦将是未来开启世界和平的一副关键锁钥。 “如来减学如何能够开展出现代意义?”这是本论文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根本动机。 随着这一动机的引发,就必须选择如来藏学和现代意义二者之间得以产生接轨的代表,因此,在如来藏学这一方,我们以“中道思想”为呈出,而在现代意义这一边,则以“宗教对话”为表现。故而,本论文的主旨即是藉由渊远流长的如来藏学中道思想与当代前沿的宗教对话之间的交流会通,藉由此会通之后所产生的深刻价值,将如来藏学的现代意义彰显出来。 关于论文构思的进路方面。为何选择“如来臧学”做为对话之基础?为何选择如来藏学的“中道思想”做为对话之平台?最后,又为何选择“宗教对话”作为会遇之交集点呢?首先,选择以“如来藏学”做为对话之基础,一方面有其佛教历史发展的延续意义,另一方面则有适应当代思潮的需求意义。为何选择如来藏学的“中道思想”做为对话之平台?这亦有其内、外部的因素。从佛
【关键词】:如来藏 佛性 自性清净心 中道思想 宗教对话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948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13-22
- 一、研究动机与目标13-16
- 二、前人研究之成果16-18
- 三、研究资料之范围18-19
- 四、论文章节之纲要19-22
- 第二章 中道思想—从西方到东方22-58
-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23-26
- 第二节 儒家与道家26-40
- 一、《尚书》、《易经》的中道26-29
- 二、《论语》、《孟子》的中道29-32
- 三、《中庸》的中道32-37
- 四、老庄的中道37-40
- 第三节 佛教40-54
- 一、原始佛教42-45
- 二、中观学45-50
- 三、唯识学50-54
- 第四节 中道思想的多元性与归元性54-58
- 第三章 如来藏学的中道思想——以印度经论为主58-114
- 第一节 印度如来藏学之介绍59-72
- 一、如来藏学的地位59-60
- 二、如来藏经论介绍60-62
- 三、如来藏词义略析62-64
- 四、如来藏溯源问题64-72
- 第二节 如来藏学的基本义理72-90
- 一、宣说如来藏之意趣72-75
- 二、信心与发心之所依75-79
- 三、如来藏殊胜之体性79-87
- 四、转依与果德之成就87-90
- 第三节 如来藏学的中道思想90-114
- 一、实践中道91-97
- 二、义理中道97-114
- 第四章 如来藏学的中道思想——以中国宗派为主114-185
- 第一节 天台宗115-138
- 一、如来藏的中道性在天台宗的表现——空假中116-124
- 二、从天台宗的一心三观悟入实践中道性124-138
- 第二节 华严宗138-157
- 一、如来藏的中道性在化严宗的表现——圆融139-144
- 二、从华严宗的法界观法进趣圆融中道性144-157
- 第三节 禅宗157-182
- 一、如来藏的中道性在禅宗的表现——不二158-164
- 二、从禅宗的不二法门开展本心中道性164-182
- 第四节 如来藏学中道思想的特色182-185
- 第五章 如来藏学的中道思想与宗教对话185-253
- 第一节 全球伦理190-195
- 一、全球伦理的缘起、特色与内容191-194
- 二、全球伦理导向宗教对话194-195
- 第二节 宗教对话195-224
- 一、宗教对话的内涵197-202
- 二、宗教对话的深义202-224
- 第三节 如来藏学的中道思想与宗教对话224-253
- 一、心性中道与全球伦理225-233
- 二、心性中道与宗教对话233-253
- 1. 多元文化迈向中道233-237
- 2. 宗教多元开展对话237-241
- 3. 中道对话归元心性241-253
- 结语: 如来藏学中道思想的愿景253-256
- 参考文献256-275
- 声明275-276
- 后记2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兴茂;东西方中庸及其比较[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曾传辉;《坛经》心性说对佛教中观思想方法的应用[J];佛学研究;1998年00期
3 李四龙;现代中国佛教的批判与反批判[J];佛学研究;1999年00期
4 方立天;佛教哲学与世界伦理构想[J];法音;2002年03期
5 陈兵;原始佛教及部派佛学的心性论[J];法音;2002年09期
6 周贵华;印度佛教如来藏学之结构特征[J];法音;2004年10期
7 胡晓光;略论中道义的逻辑特质(佛法沉思录之二)[J];法音;1996年07期
8 王雷泉;《摩诃止观》片论之二[J];法音;1998年09期
9 杜维明;文明对话的发展及其世界意义[J];回族研究;2003年03期
10 倪梁康;“全球伦理”的基础——儒家文化传统问题与“金规则”[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如来藏学的中道思想与宗教对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5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05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