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神人”概念向“地仙”概念的转变
发布时间:2017-04-18 18:18
本文关键词:道教的“神人”概念向“地仙”概念的转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道教神仙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探讨这一问题,不能不具体研究神仙概念由“神”回落到“人”这一重要的内容,对此,笔者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其一,“神人”概念向“地仙”概念转变的历史过程;其二,“神人”概念向“地仙”概念转变的条件;其三,“神人”概念向“地仙”概念转变对道教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 在第一部分中,笔者按时间顺序,以神话、仙话为线索分析道教神仙概念转变的过程。从战国至秦代神话的内容和古人探求长生不死的方式来看,最初“神”和“仙”的概念是一致的,强调的是神的先天不死性,体现为不同于凡人的“神人”概念,汉时的神仙思想发生了微妙变化,神仙逐渐变为接近于“人”的存在,道教创立后,东晋的道教学者葛洪把先天的“神”降格为懂得长生术的“人”,并提出了“地仙”概念,完成了“神人”向“地仙”概念的转变。 在第二部分中,笔者从三个方面来阐析道教神仙概念转变的条件。首先阐析道教长生成仙可行性的理论依据,包括社会上的普遍传闻和想象,即“仙话”,以及比附天地变化的“法自然”观念。其次分析道教长生成仙可行性的技术依据,主要为道教所吸收的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的养生方术。最后则从魏晋时期徘徊于“山林”与“魏阙”之间的士族名士所追求的“仕隐兼修”、“身名俱泰”的政治立场,以及纵欲享乐、逍遥自由的人生理想等方面来分析他们对道教“地仙”概念产生所起的作用。 在第三部分,笔者从道教发展和社会文化这两个层面来探讨神仙概念转变所产生的影响。“地仙”概念在魏晋和唐代的流行,间接促成“亦文亦官亦道”的新型道教徒的出现,与繁盛于后世的道教“洞天福地”说和道教宫观有着直接联系,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出处任意”的“地仙”还成为了文人士大夫心灵上的寄托,密切了道教与社会上层的联系,促进了道教的发展。同时,道教的地仙术也丰富了我国的传统医学宝库,推动了传统化学制药学和服食养生学的发展。
【关键词】:先天神人 后天地仙 转变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95
【目录】:
- 论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神人”概念向“地仙”概念转变的历史过程11-26
- 第一节 “神人”概念的形成11-15
- 第二节 “神人”到“仙人”的转变15-19
- 第三节 葛洪对“地仙”概念的阐析19-26
- 第二章 “神人”概念向“地仙”概念转变的条件26-41
- 第一节 神仙可学的理论依据26-30
- 第二节 技术依据:养生术的发展30-35
- 第三节 魏晋名士的人生追求35-41
- 第三章 “神人”概念向“地仙”概念转变对后世的影响41-60
- 第一节 “地仙”概念与新型道士的出现41-45
- 第二节 “地仙”概念与道教“仙境”的回归45-50
- 第三节 “地仙”概念与士人的归趣50-55
- 第四节 “地仙”概念与传统医学的发展55-60
- 参考文献60-62
- 后记6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俊荣;汉魏六朝道教仙传故事类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韦卫;道教“地仙”观及其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道教的“神人”概念向“地仙”概念的转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1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