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仰轨药王:魏晋南北朝佛教徒烧身燃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8 04:48
  魏晋南北朝时期,源于天竺的佛教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舍身亦成为佛教徒中引人注目的宗教实践,其中比较常见的是烧身燃指。古印度外道中已有烧身燃指现象,这构成了印度宗教苦行传统的一个侧面,与原始宗教中对火的崇拜亦有关联,烧身被认为能够灭罪升天。.世尊在成道之前也有苦行的经历,不过苦行并不符合佛陀所倡导的“中道”观念,佛教戒律还禁止自杀,因此烧身燃指违背小乘戒律,在早期佛教中并不是合理的举动。不过,随着佛教的发展和流衍,佛教开始大量吸收各地其他信仰的因素,密教成分逐渐增加,烧身燃指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大乘菩萨行在部分经典中得到提倡,其中对中国佛教徒影响最大的便是《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舍身反映了大乘佛教的布施观念,烧身燃指作为身灯同时也是供养佛的一种方式。佛典中的烧身许多只具有譬喻意义,但这不为惯于形象思维的中国佛教徒所理解,他们更喜欢按字面意思领会佛经,何况普通人并非通过艰深的佛典获取佛教知识。在佛教传入以前,中国已存在儒家有条件默许的烧身求雨叙事,佛教烧身因应这一背景,开始与仁义忠孝等儒家伦理原则相比附。儒家主张孝道,反对残毁肢体,佛教徒烧身燃指的行为便逐渐淡化宗教虔诚意味,在后世转化为...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前史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烧身燃指与印度佛教
    第一节 烧身燃指的外道渊源
    第二节 早期佛教对烧身燃指的反对
    第三节 烧身燃指向菩萨行的转变
    第四节 烧身燃指与燃灯供养
第二章 佛教烧身燃指与中土思想的冲突与调适
    第一节 佛教烧身燃指与儒家
    第二节 佛教烧身燃指与道教
第三章 佛教徒烧身燃指与魏晋南北朝社会
    第一节 烧身燃指作为一种仪式与符号
    第二节 烧身燃指与社会阶层分化
    第三节 地理视野下的烧身燃指
    第四节 女性佛教徒的烧身燃指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174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174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2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