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试论佛教中国化的民俗化向度

发布时间:2021-05-16 22:12
  中国佛教的民俗化并非始自近代,而是伴随着佛教入华的整个发展过程,它是佛教信仰实践层面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的民俗化发展涉及到作为外来的佛教在进入中国民众日常生活时所产生的自身本土化转变,以及中国民众如何基于自身的习俗文化、伦常日用传统来抉择、取舍、接纳、改造一个外来的制度性宗教。中国佛教的民俗化信仰路径不同于以"契经""契理"为基础、以"信解行证"为传统的"义理性佛教",而呈现出淡化佛教义理、注重仪式化信仰生活空间营造的特质。佛教民俗化的信仰建构表现为以佛教"疑伪经"以及"民间宝卷"为其教义来源与根据,以"民间佛教神谱系统"为崇拜对象,以"灵验"与"叙事"为核心手段来建构其信仰,以及维护其信仰的实践。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40(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何谓民俗佛教?何谓佛教的民俗化?
二、中国化视野下的佛教民俗化途径及其主要向度
三、中国佛教民俗化信仰的基本建构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仰认同及其“认同半径”的建构——基于津、闽、粤三地妈祖信仰的比较研究[J]. 张晓艺,李向平.  东南学术. 2016(06)
[2]论中国民俗佛教[J]. 顾伟康.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3(03)



本文编号:3190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190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c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