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戒律与传统社会秩序研究
本文关键词:道教戒律与传统社会秩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宗教总是存在于一定的具体社会之中,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它都与社会秩序的形成密切相关,也是社会变迁的推动因素之一。在由远古社会向古代社会的演进中,宗教在政治领域内的直接影响渐次减弱,转而主要以伦理的方式实现其社会影响,中国道教亦是如此。中国道教是原始宗教理性化的产物,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道教戒律在通过建立神圣秩序来规范宗教团体内部生活的同时,也对世俗社会的家族道德、经济伦理、法律制度等发生影响,深刻地参与到社会控制体系中来,成为影响传统社会秩序的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宗教社会学、宗教伦理学、历史学等理论,综合运用资料考证、个例分析、综合归纳、多面比较等研究方法,以道教戒律为切入点,来研究在传统社会秩序的建构及其动态调节过程中,道教伦理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道教戒律萌生于汉末曹魏,上古斋戒仪轨是其主要历史渊源,《太平经》、《想尔注》等中“诫(戒)”的观念、概念及诫条是其直接渊源,五斗米道、太平道等都实行过一定的组织规范与戒律。晋南北朝时期,作为道教革新的重要手段,道戒全面兴起,律学理论臻于成熟,戒律地位完全确立,律典极大丰富,戒律初步完成系统化整理。隋唐宋元时期,道戒完成系统化整理,并随着新教派的产生而创设了诸多新形式、新内容的戒律,如善书、功过格、宫观清规等等,总体上获得了巨大发展。明清时期道戒重又进入一个稳定、总结的阶段,并向社会上泛化发展,道教善书、功过格的社会影响极度扩大。道教哲学认为,戒律是帮助返本归性的工具,戒即是道,是天地神人共遵之律。道教戒律在形式上灵活丰富,品类繁多,繁简结合;在思想上有突出的养生意识、生态意识及三教合一主张,这些是本文总结出的道教戒律的形式与思想上的特色。 教团秩序与戒律相依相存。在道教团体内,无论是个体内在秩序还是教团整体秩序的建立与维持,都有赖于戒律作用的发挥。道教要求教徒持戒调心、以戒制身、按戒行法、遵戒寻丹,用戒律规范道教徒的各种修炼活动;通过对教徒生活起居、饮食习惯等的规范,道教戒律也控制着宫观的日常活动;通过对观内关系的规范,对与世俗家庭、世俗社会关系的规范,戒律还控制着道教徒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处理。戒律实为宗教团体内部运作的制度根据,戒律院是道教宫观内的重要机构,唐时律师已成为与法师、威仪师并称的三种道士之一。通过对前述各方面的严格规范,通过对教徒进行引导与威慑的双重性制约,道教戒律有效地
【关键词】:道教戒律 道团秩序 传统家规 家族道德 经济秩序 传统法律 社会秩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958
【目录】:
- 中文摘要7-10
- ABSTRACT10-15
- 绪论15-23
- 一、论文选题与预期价值15-16
- 二、资料综述及学术回顾16-19
- 三、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19-20
- 四、论文主要内容与创新20-23
- 第一章 道教戒律的产生发展及特点23-43
- 第一节 道教戒律的产生与发展24-36
- 一、汉魏时期道教戒律的萌生24-28
- 二、晋南北朝道教戒律的成熟28-31
- 三、隋唐宋元道教戒律的发展31-34
- 四、明清时期道教戒律的泛化34-36
- 第二节 道教制戒的哲学根源探析36-39
- 第三节 道戒形式与思想上的特点39-43
- 一、道教戒律的形式特色39-40
- 二、道教戒律的思想特色40-43
- 第二章 道教戒律与道教徒的修炼及生活43-64
- 第一节 戒律对道教徒修炼活动的规范43-51
- 一、持戒调心:对修行思想的控制43-45
- 二、以戒制身:对修炼行为的控制45-47
- 三、按戒行法:对斋醮仪式的控制47-49
- 四、遵戒寻丹:对炼丹过程的控制49-51
- 第二节 戒律对宫观日常活动的规范51-55
- 一、戒律对道教徒生活起居的控制52-53
- 二、戒律对道教徒饮食习惯的控制53-55
- 第三节 戒律对道教徒社会关系的规范55-62
- 一、道教戒律对观内关系的规范56-57
- 二、道教戒律对世俗家庭的处理57-60
- 三、道教戒律对世俗社会的态度60-62
- 本章小结 道教戒律与道团秩序62-64
- 第三章 道教戒律与传统家规的关系64-98
- 第一节 传统家规及其宗教态度64-68
- 一、宗族特征与传统家规的衍生64-67
- 二、传统家规中反映的宗教态度67-68
- 第二节 家规所受道教戒律思想的影响68-76
- 一、赏善罚恶—劝善报应思想69-71
- 二、积功行德—阴骘阴德思想71-73
- 三、敬畏神天—神判天罚思想73-76
- 第三节 家规所受道教戒律内容的影响76-83
- 一、道教老君五戒对家规的影响76-78
- 二、道教惜字纸律对家规的影响78-82
- 三、戒律对家规内容的其它影响82-83
- 第四节 道教戒律所受家规的影响83-85
- 第五节 家规与道戒(劝善书)的融合85-96
- 一、家规将道教善书等延列为内容85-86
- 二、家规执行方式等方面的戒律化86-88
- 三、家规与道戒(劝善书)的合一88-94
- 四、家族化—道教与家族的结合94-96
- 本章小结 道戒伦理与家族道德96-98
- 第四章 道教戒律与传统经济伦理的关系98-118
- 第一节 淡财贵生—道戒的财富观念及其伦理意义99-103
- 一、道教戒律淡财而贵生的财富理念99-101
- 二、淡财贵生财富观的经济伦理意义101-103
- 第二节 无为而富—道戒的经营思想及其伦理意义103-106
- 一、道教戒律无为而富的经营管理思想103-104
- 二、无为而富经营理念的经济伦理意义104-106
- 第三节 仁义为利—道戒的义利之辨及其伦理意义106-109
- 一、道教戒律以仁义为利的义利思想规范106-108
- 二、仁义为利观念的形成及经济伦理意义108-109
- 第四节 重契守信—道戒的经济责任观及其伦理意义109-112
- 一、道教戒律重契守信责任规范的形成109-111
- 二、重契守信经济伦理规范的实际意义111-112
- 第五节 疏财济世—道戒的社会经济观及其伦理意义112-116
- 一、道教戒律疏财济世的社会经济观念112-114
- 二、疏财济世的践行途径及其实际意义114-116
- 本章小结 道戒伦理与经济秩序116-118
- 第五章 道教戒律与传统法律的关系118-150
- 第一节 道戒与传统法律伦理价值观的一致性118-120
- 第二节 道戒与传统法律内容规定上的相关性120-127
- 一、道戒时节禁忌对传统法律的影响120-123
- 二、关于道教戒律的类法律化等问题123-127
- 第三节 道戒精神约束对法律刑罚约束的弥补127-129
- 第四节 历代官方关于道教的主要法律与规范129-148
- 一、道教法律地位的基本规定情况130-136
- 二、历代管理:机构、度牒与道籍136-140
- 三、保护道教经籍圣像等相关规定140-141
- 四、关于道教徒须遵从礼俗的规定141-144
- 五、对道教徒违法的特殊处罚情形144-148
- 本章小结 道门戒律与世俗法规148-150
- 结语150-154
- 参考文献154-167
- 后记167-16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68-169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1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常云;继承传统、学道持戒、坚定信仰、适应时代──关于当代道教戒律三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道教;2001年06期
2 刘绍云;试论道教戒律与传统社会道德关系[J];中国道教;2004年06期
3 刘德宝;;道教戒律之我见[J];武当;2006年04期
4 尹志华;道教戒律中的环境保护思想[J];中国道教;1996年02期
5 信灵;道教戒律与道德[J];中国道教;2005年01期
6 曾召南;;道教戒律[J];宗教学研究;1983年02期
7 丁常云;试论道教戒律建设的发展历程[J];中国道教;2004年06期
8 丁常云;;试论现代道教戒律建设的基本构想[J];中国道教;2008年01期
9 王进;;试论道教戒律伦理观的践行方式[J];中国道教;2008年05期
10 龙加林;道教、道德和精神文明[J];中国道教;199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绍云;道教戒律与传统社会秩序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王谋寅;道教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唐怡;道教戒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张晓瑞;道教生态思想下的人居环境构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5 刘全芬;南宋金元新道教孝道伦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永龙;张万福道教戒律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道教戒律与传统社会秩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21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