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崇高精神在中世纪基督教美术作品中的体现
本文关键词:论崇高精神在中世纪基督教美术作品中的体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欧洲中世纪的艺术文化深受基督教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艺术不可避免地笼罩着宗教色彩。中世纪的艺术是与宗教信仰密不可分的,基督教美术成为中世纪美术的主流,中世纪时期的基督教美术作品可以分为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雕刻艺术等。在中世纪时期的建筑艺术中,影响较大主要有拜占庭式建筑、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绘画作品从种类上来说,有镶嵌画、壁画、彩色玻璃画和挂毯绘画等;雕刻艺术作品可以分为罗马式雕刻和哥特式雕刻。从描绘题材上来说,主要是围绕基督教及圣经故事来绘画,其中也会包括对教皇、主教、修士等宗教性的人物进行绘画;在艺术技法上来说,中世纪时期的绘画相对地接近抽象化、平面化和表现性为主的绘画手法,表达圣洁、威严的宗教情感;或者是表达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或表达自己的不安和恐惧等等。很多人物形象尽管不是很逼真,但是艺术家还是能够用质朴、单纯的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中世纪的人们很难在感性的追求上超越自然,于是在人们的理性世界里就会受到无限、虚无等来源于心灵深处的恐惧,这时人们就会寄托在“上帝”身上。当人们一旦心灵得到解脱和释然就会和自然形成和谐的关系,这种自身从大自然的奴役脱离开成自由身,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活动也是如此般的开展,最后达到“上帝”与人的对立与统一,这种过程的实现就是崇高精神的实现过程。中世纪时期美术作品中的崇高精神就如此体现出来,崇高精神在美术作品中的体现是含蓄的且最终有着情感归宿的。具体来讲,就是在信徒们在绘制美术作品时把对“上帝”的情感融入画面中,使得作品已经超越了作品内容本身,进而升华到对于崇高精神的理解和阐述。
【关键词】:崇高精神 中世纪 基督教美术作品 体现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1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1章 崇高精神在中世纪时期的体现9-16
- 1.1 崇高精神是人与神的纽带9-12
- 1.1.1 崇高精神存在于上帝的教义中9-11
- 1.1.2 崇高精神存在于基督徒的信仰中11-12
- 1.2 崇高精神在中世纪时期的体现12-16
- 1.2.1 自然质朴的崇高精神在中世纪时期的体现12-14
- 1.2.2 意境神秘的崇高精神在中世纪的体现14-16
- 第2章 中世纪建筑艺术的神性向往16-32
- 2.1 拜占庭式“上帝之城”17-21
- 2.2 罗马式“上帝之诚”21-27
- 2.3 哥特式“上帝之魂”27-32
- 第3章 中世纪绘画作品的意境神秘32-43
- 3.1 镶嵌画的神秘色彩所渲染的神性光芒32-35
- 3.2 花窗的神秘意境所营造的崇高氛围35-38
- 3.3 壁画的神秘指向所寄托的情感归宿38-43
- 第4章 中世纪雕刻作品的浑然天成43-49
- 4.1 罗马式雕刻的神人合一43-45
- 4.2 哥特式雕刻的虔诚归一45-49
- 第5章 结语49-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大治;;浅议手风琴演奏中的协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杨德勇;论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及其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中的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沈跃春;冯友兰对“大全”悖论的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刘静芳;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从冯友兰到张岱年[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郭淑新;神秘主义:一种哲学的“境界”和“方法”——论冯友兰对神秘主义的诠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7 谢树放;;试谈儒家之中、仁、和及三者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王成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改革刍议[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刘刚;;诠释论视阈中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余秉颐;;现代新儒家文化哲学的核心理念[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如松;;3000年来的中国人类生态观[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2 孙烨;;“天”与“神”——从宗教的根源比较中国与古希腊文明[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张静互;;孟子“礼”概念的三重含义——作为“门”、“心”、“人伦”的“礼”与其教育内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刘泰然;陈雪;;图像意志与时间意识:对一种“看的方式”的梳理与分析[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森林;;内向性主体的三个矛盾维度[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6 张立波;;从“原理”到“导论”:哲学基本观念的变迁[A];“《哲学通论》与哲学教育改革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史晓宇;;浅议《论语》对党员干部素养的启示[A];孔学研究(第十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五次暨海峡两岸第八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前;;“由技至道”——中国传统的技术哲学理念[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9 苗天德;;王徵(1571—1644)——机械发明家,中西科技文化交流的先驱,中国历史上著书介绍西方力学的第一人[A];第三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安乐;;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精神图式关怀——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艺术的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3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晓雪;先秦兵家治国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日元;公元4至9世纪拜占廷帝国基督教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雷国雄;不确定性、创新不足与经济演化[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鑫;清代以来恩施市城镇景观演变解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腾飞;水彩画当怀文抱质——画面与精神共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邹迎双;反思图像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彬;舞龙快乐合作式教学模式在上海市部分中学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经芹;中西义利观及其对外交政策影响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苗红润;融合抽象画特质的版画创作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谷李炜;包装设计中书法应用之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10 许敏;试析毛泽东抗日统一战线文艺的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崇高精神在中世纪基督教美术作品中的体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24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