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欧阳修道论视野下的佛教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7 12:04

  本文关键词:欧阳修道论视野下的佛教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欧阳修作品的解读,首先分析欧阳修的儒家立场,着重提炼欧阳修排佛的思想根据——“道论”,接着阐述欧阳修的佛教观和排佛主张,试图分析出:欧阳修基于坚定的儒学立场而排佛。本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三部分。第一章围绕“欧阳修的道论”而展开,是为呈现欧阳修佛教观的思想立场。共分为三小节,分别阐述了欧阳修的人道论、文道论与政道论。本文认为,欧阳修的人道论坚持了“明人事而不究天”与“切人情而不言性”的主张;而欧阳修的文道论倡导了“道胜文至”,“道以充文”与“师经务道”等观点;同时,欧阳修的政道论重在“节用而爱民”。因此,欧阳修的道论直接继承自孔孟之道,不同于北宋初期的“道统论”。第二章重点阐述“欧阳修的佛教观”,也分为三小节,分别阐述了欧阳修与佛教的广泛接触、欧阳修的佛教观以及欧阳修的排佛主张。欧阳修从儒家立场出发观照佛教,认为儒学与佛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道理、文理和伦理等三方面。因而,欧阳修在《本论》中提出了“修本以胜之”的排佛主张。从而将如何否定他者(排除佛教)的问题转化为怎样肯定自我(发展儒学)的问题。第三章是对欧阳修思想的评价,首先介绍了宋初的“道统论”,认为欧阳修的“道论”并非北宋时期流行的“道统论”;其次,分析了欧阳修对老庄思想的吸收以及佛教观存在的问题,一并介绍了宋初高僧在融通儒佛方面的建树,揭示了当时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文化发展趋势,认为欧阳修的理论视野不如同时代的佛僧更为宽广圆融:最后,通过考察“儒士”的概念,以及阐明儒学之中“士”与“道”的涵义,说明欧阳修崇儒排佛的真正意义在于他的思想表明了儒家知识分子的理想是“士志于道”,这种理想将儒家的政治主体意识、文化本位意识与道德理想主义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关键词】:欧阳修 道论 佛教观 士志于道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2
  • 一、时代背景7-8
  • 二、相关研究提要8-10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10-12
  • 第一章 欧阳修佛教观的思想立场:儒家圣人之道12-19
  • 第一节 欧阳修的人道论12-15
  • 一、由天道而知人道12-13
  • 二、明人事而不究天13-14
  • 三、切人情而不言性14-15
  • 第二节 欧阳修的文道论15-17
  • 一、道胜文至15-16
  • 二、道以充文16
  • 三、师经务道16-17
  • 第三节 欧阳修的政道论17-19
  • 第二章 欧阳修基于道论的佛教观:修本以胜佛19-27
  • 第一节 欧阳修与佛教的关系19-22
  • 一、欧阳修与佛教界的交游19-21
  • 二、申明立场:“佛说吾不学”21-22
  • 三、“六一居士”不是“在家信众”22
  • 第二节 欧阳修以道论为视角的佛教观22-25
  • 一、儒佛的道理不合23-24
  • 二、儒佛的文理不同24
  • 三、儒佛的伦理不通24-25
  • 第三节 欧阳修的排佛主张25-27
  • 一、《本论》的提出25-26
  • 二、《本论》的主旨26-27
  • 第三章 欧阳修道论视野下的佛教观评述27-33
  • 第一节 欧阳修的道论非宋初“道统论”27-28
  • 第二节 欧阳修区别对待“释老”所揭示的问题28-30
  • 第三节 欧阳修思想所蕴含的儒家理想:士志于道30-33
  • 参考文献33-35
  • 致谢35-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纪;20世纪的"原儒"工作[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欧阳修道论视野下的佛教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0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e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