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师佛信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02:14
本文关键词:中国药师佛信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药师佛是中国佛教神灵体系的重要神yG之一,药师佛信仰是佛教信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在佛教文化中影响深远。本文首先界定了药师佛信仰的定义,并阐述了药师佛信仰的主要内容,又从早期佛教的经典中考证“药师”这一名称与药师佛的关联性、药师佛与释迦牟尼佛“大医王属性”的关系,进而把药师佛之渊源追溯到部派佛教时期的释迦佛,又论证了佛教传播过程中医术的重要作用为促成药师佛信仰形成的外在因素,故药师佛信仰产生于印度。刘宋时《药师经》译出,表明药师佛信仰在中国的进一步流传。南北朝时期药师佛信仰开始流行,隋唐时《药师经》又经多次翻译。唐以降《药师经》诸译本的广泛传译,及药师经疏的撰写、药师经轨的形成,皆表明药师佛信仰在中国的盛行。 其次,药师佛信仰作为佛教信仰的一个分支,必然与佛教其他信仰形态发生关系,因此本文又探讨了药师佛信仰与净土思想发展的关系,并在佛教思想发展史的背景之下,将药师佛净土与阿暒佛净土、弥勒净土、弥陀净土进行比较,梳理出药师佛信仰发展的一条线索来,得出药师佛信仰具有后发性、世俗性、现世性等基本特征。 药师佛信仰虽属于净土经典之一,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密教色彩。本文以密教思想的发展史为背景,通过考察药师陀罗尼咒的形成和发展,并进行比较研究来呈现其各个阶段之基本特征,又梳理和比较了各时期关于药师佛信仰的密教经轨及忏仪,分析其仪轨化背后的信仰因素,挖掘其宗教学意蕴和内涵。 除此之外,本文又重点探讨药师佛信仰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从南北朝到宋及西夏各个时期造像及药师经变的种种比较研究,以及通过对敦煌写经题记、绢画(画像)题记、文献中的灵验记、药师殿的全面考察,来研究药师佛信仰的世俗化、功利化、群体化等本质特征。隋唐至宋及西夏,药师经变的大量出现,并持续上千年之久,表明了药师佛信仰的兴盛。明代时药师殿的形成,则标志着药师佛信仰的完全成熟,表明药师佛信仰有了固定的宗教活动的场所,是宗教社会化的标志之一。
【关键词】:渊源 净土思想 密教色彩 经变 题记 灵验记 药师殿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8
- 一、选题意义8-10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10-15
- 三、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之处15-18
- 第一章 药师佛信仰之渊源与流变18-38
- 第一节 药师佛信仰之渊源18-31
- 一、药师佛信仰之定义18
- 二、药师佛信仰之主要内容18-23
- 三、药师佛信仰之渊源23-31
- 第二节 药师佛信仰与药师经典之流变31-38
- 一、从《药师经》的传译来看药师佛信仰31-34
- 二、从《药师经》疏来看药师佛信仰34-35
- 三、从药师经轨的传译看药师佛信仰35-38
- 第二章 药师佛净土与其他净土的关系及其密教色彩38-66
- 第一节 药师佛净土与其他净土的关系38-49
- 一、与阿暒佛信仰之比较38-42
- 二、与弥勒信仰之比较42-45
- 三、与弥陀信仰之比较45-48
- 四、小结48-49
- 第二节 药师佛信仰的密教色彩49-66
- 一、药师佛信仰中的咒49-54
- 二、唐代的药师经轨54-57
- 三、元代的药师经轨57-59
- 四、明代的药师忏仪59-60
- 五、清代的药师经轨60-66
- 第三章 药师佛信仰的表现形式66-102
- 第一节 药师佛造像66-79
- 一、南北朝时期的药师造像66-67
- 二、隋代的药师说法图和药师经变67-70
- 三、唐宋及西夏时期药师造像70-77
- 四、宋代、西夏时期药师经变的特色77-79
- 第二节 题记79-91
- 一、造像题记80-83
- 二、写经题记83-89
- 三、绢画题记89-90
- 四、绣像(画像)赞文90-91
- 第三节 药师灵验记91-97
- 第四节 药师殿97-102
- 结论102-106
- 参考文献106-114
- 附录114-118
- 致谢118-120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12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明燕;;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巫与医的思考[J];大家;2011年06期
2 崔峰;;从写经题记看北朝敦煌民众的崇佛心理[J];敦煌学辑刊;2006年02期
3 马德;敦煌绢画题记辑录[J];敦煌学辑刊;1996年01期
4 罗华庆;敦煌壁画中的《东方药师净土变》[J];敦煌研究;1989年02期
5 黄夏年;;人类身心的垂护使者——药师佛——兼论药师佛的现代意义[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霍永军;;西夏壁画药师佛像的出现与造像特点[J];读者欣赏(理论版);2011年01期
7 吴信如;药师经法的本质与精神——《药师经法研究》序[J];法音;1997年12期
8 李贺敏,张琳;日本法相宗大本山──药师寺[J];法音;1999年08期
9 安田f庁,
本文编号:331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1940.html